国学导航抱朴子內篇校釋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抱朴子內篇卷之十五   雜應

 

  或曰:「敢問斷穀人可以長生乎〔一〕?凡有幾法,何者最善與?」抱朴子答曰:「斷穀人止可息肴糧之費〔二〕,不能獨令人長生也。問諸曾斷穀積久者云,差少病痛,勝於食穀時。其服朮及餌黃精,又禹餘糧丸,日再服,三日〔三〕,令人多氣力,堪負擔遠行,身輕不極〔四〕。其服諸石藥,一服守中十年五年者及吞氣服符飲神水輩,但為不飢耳,體力不任勞也。道書雖言欲得長生,腸中當清〔五〕;欲得不死,腸中無滓〔六〕。又云,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多力而悍,食穀者智而不壽,食氣者神明不死〔七〕。此乃行氣者一家之偏說耳,不可便孤用也。若欲服金丹大藥,先不食百許日為快。若不能者,正爾服之,但得仙小遲耳,無大妨也。若遭世荒,隱竄山林,知此法者,則可以不餓死。其不然也,則無急斷,急既無可大益。又止人中斷肉,聞肥鮮之氣,皆不能不有欲於中心。若未便絕俗委家,巖棲岫處者,固不成遂休五味〔八〕,無致自苦,不如莫斷穀而節量飢飽。近有一百許法,或服守中石藥數十丸,便辟四五十日不飢,練松柏及朮,亦可以守中,但不及大藥,久不過十年以還。或辟一百二百日,或須日日服之〔九〕,乃不飢者。或先作美食極飽,乃服藥以養所食之物,令不消化,可辟三年。欲還食穀,當以葵子豬膏下之,則所作美食皆下,不壞如故也。洛陽有道士董威輦,常止白社中,了不食,陳子敘共守事之,從學道積久,乃得其方,云以甘草、防風、莧實之屬十許種搗為散,先服方寸匕,乃吞石子大如雀卵十二枚,足辟百日,輒更服散,氣力顏色如故也。欲還食穀者,當服葵子湯下石子,乃可食耳。又赤龍血青龍膏作之,用丹砂曾青水〔一十〕,以石內其中,復須臾,石柔而可食也。若不即取,便消爛盡也。食此石以口取飽,令人丁壯。又有引石散,以方寸匕投一斗白石子中,以水合煮之,亦立熟如芋子,可食以當穀也。張太元舉家及弟子數十人,隱居林慮山中〔一一〕,以此法食石十餘年,皆肥健。但為須得白石,不如赤龍血青龍膏,取得石便可用,又當煮之,有薪火之煩耳。或用符,或用水,或符水兼用。或用乾棗,日九枚,酒一二升者。或食十二時氣,從夜半始,從九九至八八七七六六五五而止。或春向東食歲星青氣,使入肝;夏服熒惑赤氣,使入心;四季之月食鎮星黃氣,使入脾;秋食太白白氣,使入肺;冬服辰星黑氣,使入腎。又中岳道士郗元節食六戊之精,亦大有效。假令甲子之旬,有戊辰之精,則竟其旬十日,常向辰地而吞氣,到後甲復向其旬之戊也。甘始法,召六甲六丁玉女,各有名字,因以祝水而飲之,亦可令牛馬皆不飢也。或思脾中神名,名黃裳子〔一二〕,但合口食內氣,此皆有真效。余數見斷穀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輕色好,堪風寒暑濕,大都無肥者耳。雖未見數十歲不食者,然人絕穀不過十許日皆死,而此等已積載而自若,亦何疑於不可大久乎?若令諸絕穀者專羸,極常慮之,恐不可久耳。而問諸為之者,無不初時少氣力,而後稍丁健,月勝一月,歲勝一歲,正爾,可久無嫌也。夫長生得道者,莫不皆由服藥吞氣,而達之者而不妄也〔一三〕。夫服藥斷穀者,略無不先極也。但用符水及單服氣者,皆作四十日中疲瘦〔一四〕,過此乃健耳。鄭君云:本性飲酒不多,昔在銅山中,絕穀二年許,飲酒數斗不醉。以此推之,是為不食更令人耐毒,耐毒則是難病之候也。余因此問山中那得酒?鄭君言,先釀好雲液勿壓漉,因以桂附子甘草五六種末合丸之,曝乾,以一丸如雞子許,投一斗水中,立成美酒。又有黃帝雲液泉法,以糱米及七八種藥合之,取一升,輒內一升水投中〔一五〕,如千歲苦酒之內水也。無知盡時〔一六〕,而味常好不變,飲之大益人。又符水斷穀,雖先令人羸,然宜兼知者,倘卒遇荒年,不及合作藥物,則符水為上矣。有馮生者,但單吞炁,斷穀已三年,觀其步陟登山,擔一斛許重,終日不倦。又時時引弓,而略不言語,言語又不肯大聲。問之云,斷穀亡精費氣,最大忌也。余亦屢見淺薄道士輩,為欲虛曜奇怪,招不食之名,而實不知其道,但虛為不啖羹飯耳。至於飲酒,日中斗餘,脯臘〈米台〉〈米甫〉棗栗雞子之屬,不絕其口。或大食肉而咽其汁,吐其滓,終日經口者數十斤,此直是更作美食矣。凡酒客但飲酒食脯而不食穀,皆自堪半歲一歲而不蹙頓矣,未名絕穀耳。吳有道士石春,每行氣為人治病,輒不食,以須病者之愈,或百日,或一月乃食。吳景帝聞之曰〔一七〕,此但不久,必當飢死也。乃召取鎖閉,令人備守之。春但求三二升水,如此一年餘,春顏色更鮮悅,氣力如故。景帝問之,可復堪幾時?春言無限,可數十年,但恐老死耳,不憂飢也。乃罷遣之。按如春言,是為斷穀不能延年可知也。今時亦有得春之法者。」

  或問不寒之道。抱朴子曰:「或以立冬之日,服六丙六丁之符,或閉口行五火之炁千二百遍,則十二月中不寒也。或服太陽酒,或服紫石英朱漆散〔一八〕,或服雄丸一〔一九〕,後服雌丸二〔二十〕,亦可堪一日一夕不寒也。雌丸用雌黃、曾青、礬石、磁石也。雄丸用雄黃、丹砂、石膽也。然此無益於延年之事也。」

  或問不熱之道。抱朴子曰:「或以立夏日,服六壬六癸之符,或行六癸之炁,或服玄冰之丸〔二一〕,或服飛霜之散。然此用蕭丘上木皮,及五月五日中時北行黑蛇血〔二二〕,故少有得合之者也。唯幼伯子王仲都,此二人衣以重裘〔二三〕,曝之於夏日之中,周以十爐之火〔二四〕,口不稱熱,身不流汗,蓋用此方者也。」

  或問辟五兵之道。抱朴子答曰〔二五〕:「吾聞吳大皇帝曾從介先生受要道云〔二六〕,但知書北斗字及日月字〔二七〕,便不畏白刃。帝以試左右數十人〔二八〕,常為先登鋒陷陣〔二九〕,皆終身不傷也。鄭君云,但誦五兵名亦有驗。刀名大房,虛星主之;弓名曲張,氐星主之;矢名彷徨,熒惑星主之;劍名失傷,角星主之;弩名遠望,張星主之;戟名大將〔三十〕,參星主之也。臨戰時,常細祝之。或以五月五日作赤靈符,著心前。或丙午日日中時,作燕君龍虎三囊符。歲符歲易之,月符月易之,日符日易之。或佩西王母兵信之符,或佩熒惑朱雀之符,或佩南極鑠金之符〔三一〕,或戴卻刃之符〔三二〕,祝融之符。或傅玉札散,或浴禁蔥湯,或取牡荊以作六陰神將符,符指敵人。或以月蝕時刻,三歲蟾蜍喉下有八字者血〔三三〕,以書所持之刀劍。或帶武威符熒火丸〔三四〕。或交鋒刃之際,乘魁履〈罡刂〉,呼四方之長,亦有明效。今世之人,亦有得禁辟五兵之道,往往有之。」

  或問隱淪之道。抱朴子曰:「神道有五,坐在立亡其數焉。然無益於年命之事,但在人閒無故而為此,則致詭怪之聲,不足妄行也。可以備兵亂危急,不得已而用之,可以免難也。鄭君云,服大隱符十日,欲隱則左轉,欲見則右回也。或以玉〈米台〉丸塗人身中;或以蛇足散,或懷離母之草,或折青龍之草,以伏六丁之下;或入竹田之中,而執天樞之壤;或造河龍石室,而隱雲蓋之陰;或伏清泠之淵,以過幽闕之徑;或乘天一馬以遊紫房〔三五〕;或登天一之明堂;或入玉女之金匱;或背輔向官,立三蓋之下;或投巾解履〔三六〕、膽煎及兒衣符,子居蒙人〔三七〕,青液桂梗,六甲父母,僻側之膠,駮馬泥丸,木鬼之子,金商之艾〔三八〕,或可為小兒,或可為老翁,或可為鳥,或可為獸,或可為草,或可為木,或可為六畜,或依木成木,或依石成石,依水成水,依火成火,此所謂移形易貌,不能都隱者也。」

  或問:「魏武帝曾收左元放而桎梏之,而得自然解脫,以何法乎?」抱朴子曰:「吾不能正知左君所施用之事。然歷覽諸方書,有月三服薏苡子,和用三五陰丹,或以偶牙陽胞,或以七月七日東行跳脫蟲,或以五月五日石上龍子單衣〔三九〕,或以夏至日霹靂楔〔四十〕,或以天文二十一字符,或以自解去父血,或以玉子餘糧,或合山君目,河伯餘糧,浮雲滓以塗之,皆自解。然左君之變化無方,未必由此也。自用六甲變化,其真形不可得執也。」

  或問曰:「為道者可以不病乎?」抱朴子曰:「養生之盡理者,既將服神藥,又行氣不懈,朝夕導引,以宣動榮衛,使無輟閡,加之以房中之術,節量飲食,不犯風濕,不患所不能,如此可以不病。但患居人閒者,志不得專,所修無恒,又苦懈怠不勤,故不得不有疹疾耳。苦徒有信道之心,而無益己之業,年命在孤虛之下,體有損傷之危,則三尸因其衰月危日,入絕命病鄉之時,招呼邪氣,妄延鬼魅,來作殃害。其六厄並會,三刑同方者,其災必大。其尚盛者,則生諸疾病,先有疹患者,則令發動。是故古之初為道者,莫不兼修醫術,以救近禍焉。凡庸道士,不識此理,恃其所聞者,大至不關治病之方〔四一〕。又不能絕俗幽居,專行內事,以卻病痛,病痛及己〔四二〕,無以攻療,乃更不如凡人之專湯藥者。所謂進不得邯鄲之步,退又失壽陵之義者也〔四三〕。余見戴霸華他所集金匱綠囊崔中書黃素方及百家雜方五百許卷。甘胡呂傅周始甘唐通阮南河等〔四四〕,各撰集暴卒備急方,或一百十,或九十四,或八十五,或四十六,世人皆為精悉,不可加也。余究而觀之,殊多不備,諸急病甚尚未盡〔四五〕,又渾漫雜錯,無其條貫,有所尋按,不即可得。而治卒暴之候,皆用貴藥,動數十種,自非富室而居京都者,不能素儲,不可卒辦也。又多令人以針治病,其灸法又不明處所分寸,而但說身中孔穴榮輸之名〔四六〕。自非舊醫備覽明堂流注偃側圖者〔四七〕,安能曉之哉?余所撰百卷,名曰玉函方,皆分別病名,以類相續,不相雜錯,其救卒參卷〔四八〕,皆單行徑易,約而易驗,籬陌之閒,顧眄皆藥,眾急之病,無不畢備,家有此方,可不用醫。醫多承襲世業,有名無實,但養虛聲,以圖財利。寒白退士,所不得使,使之者乃多誤人,未若自閑其要,勝於所迎無知之醫。醫又不可卒得,得又不肯即為人使,使腠理之微疾,成膏肓之深禍,乃至不救。且暴急之病,而遠行借問,率多枉死矣。」

  或問:「將來吉凶,安危去就,知之可全身〔四九〕,為有道乎?」抱朴子曰:「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占風氣,布籌算,推三棋,步九宮,檢八卦〔五十〕,考飛伏之所集,診訞訛於物類,占休咎於龜筴,皆下術常伎,疲勞而難恃。若乃不出帷幕而見天下,乃為入神矣。或以三皇天文,召司命司危五岳之君,阡陌亭長六丁之靈,皆使人見之,而對問以諸事,則吉凶昭然,若存諸掌,無遠近幽深,咸可先知也。或召六陰玉女,其法六十日而成,成則長可役使。或祭致八史,八史者,八卦之精也,亦足以預識未形矣。或服葛花及秋芒麻勃刀圭方寸匕〔五一〕,忽然如欲臥,而聞人語之以所不決之事,吉凶立定也。或用明鏡九寸以上自照〔五二〕,有所思存,七日七夕則見神仙,或男或女,或老或少,一示之後,心中自知千里之外,方來之事也。明鏡或用一,或用二,謂之日月鏡。或用四,謂之四規鏡〔五三〕。四規者,照之時,前後左右各施一也。用四規所見來神甚多。或縱目,或乘龍駕虎,冠服彩色,不與世同,皆有經圖。欲修其道,當先暗誦所當致見諸神姓名位號,識其衣冠。不爾,則卒至而忘其神,或能驚懼,則害人也。為之,率欲得靜漠幽閑林麓之中,外形不經目,外聲不入耳,其道必成也。三童九女節壽君,九首蛇軀百二十官,雖來勿得熟視也。或有問之者,或有訶怒之者,亦勿答也。或有侍從暐曄,力士甲卒,乘龍駕虎,簫鼓嘈嘈,勿舉目與言也。但諦念老君真形,老君真形見,則起再拜也。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陽,身長九尺,黃色,鳥喙,隆鼻,秀眉長五寸〔五四〕,耳長七寸,額有三理上下徹,足有八卦,以神龜為床〔五五〕,金樓玉堂,白銀為階,五色雲為衣,重疊之冠,鋒鋋之劍,從黃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窮奇〔五六〕,後從三十六辟邪〔五七〕,雷電在上,晃晃昱昱,此事出於仙經中也。見老君則年命延長,心如日月,無事不知也。」

  或問堅齒之道〔五八〕。抱朴子曰:「能養以華池,浸以醴液,清晨建齒三百過者,永不搖動。其次則含地黃煎,或含玄膽湯,及蛇脂丸、礬石丸、九棘散。則已動者更牢,有蟲者即愈。又服靈飛散者,則可令既脫者更生也。」

  或問聰耳之道。抱朴子曰:「能龍導虎引,熊經龜咽,鷰飛蛇屈鳥伸,天俛地仰,令赤黃之景,不去洞房,猿據兔驚,千二百至,則聰不損也。其既聾者,以玄龜薰之,或以棘頭、羊糞、桂毛、雀桂成裹塞之;或以狼毒冶葛,或以附子蔥涕,合內耳中,或以蒸鯉魚腦灌之,皆愈也。」

  或問明目之道。抱朴子曰:「能引三焦之昇景〔五九〕,召大火於南離,洗之以明石,慰之以陽光,及燒丙丁洞視符,以酒和洗之,古人曾以夜書也。或以苦酒煮蕪菁子令熟,曝乾,末服方寸匕,日三,盡一斗,能夜視有所見矣。或以犬膽煎青羊、班鳩、石決明、充蔚百華散,或以雞舌香、黃連、乳汁煎注之。諸有百疾之在目者皆愈,而更加精明倍常也。」

  或問登峻涉險、遠行不極之道。抱朴子曰:「惟服食大藥,則身輕力勁,勞而不疲矣。若初入山林,體未全實者,宜以雲珠粉、百華醴、玄子湯洗腳,及虎膽丸、朱明酒、天雄鶴脂丸、飛廉煎秋芒、車前、澤瀉散,用之旬日,不但涉遠不極,乃更令人行疾,可三倍於常也。若能乘蹻者〔六十〕,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凡乘蹻道有三法:一曰龍蹻,二曰虎蹻,三曰鹿盧蹻。或服符精思,若欲行千里,則以一時思之。若晝夜十二時思之,則可以一日一夕行萬二千里,亦不能過此,過此當更思之,如前法。或用棗心木為飛車,以牛革結環劍以引其機,或存念作五蛇六龍三牛交罡而乘之,上昇四十里,名為太清。太清之中,其氣甚〈罡刂〉,能勝人也。師言鳶飛轉高,則但直舒兩翅,了不復扇搖之而自進者,漸乘〈罡刂〉炁故也。龍初昇階雲,其上行至四十里,則自行矣。此言出於仙人,而留傳於世俗耳,實非凡人所知也。又乘蹻須長齋,絕葷菜,斷血食,一年之後,乃可乘此三蹻耳。雖復服符,思五龍蹻行最遠,其餘者不過千里也。其高下去留,皆自有法,勿得任意耳。若不奉其禁,則不可妄乘蹻,有傾墜之禍也。」

  或曰:「老子篇中記及龜文經,皆言藥兵之後〔六一〕,金木之年,必有大疫,萬人餘一,敢問辟之道〔六二〕。」抱朴子曰:「仙人入瘟疫祕禁法,思其身為五玉。五玉者,隨四時之色,春色青,夏赤,四季月黃〔六三〕,秋白,冬黑。又思冠金巾,思心如炎火,大如斗,則無所畏也。又一法,思其髮散以被身,一髮端,輒有一大星綴之。又思作七星北斗,以魁覆其頭,以罡指前。又思五臟之氣,從兩目出,周身如雲霧,肝青氣,肺白氣,脾黃氣,腎黑氣,心赤氣,五色紛錯,則可與疫病者同床也。或禹步呼直日玉女,或閉氣思力士,操千斤金鎚,百二十人以自衛。或用射鬼丸、赤車使者丸、冠軍丸〔六四〕、徐長卿散、玉函精粉、青年道士熏身丸、崔文黃散〔六五〕、草玉酒、黃庭丸、皇符、老子領中符、赤鬚子桃花符,皆有良效者也。」

  校 釋

  〔一〕 敢問斷穀人可以長生乎 孫校云:藏本無「穀」字。

  〔二〕 斷穀人止可息肴糧之費 孫校云:藏本無「穀」字。明案慎校本、寶顏堂本、崇文本「息」作「省」。

  〔三〕 日再服三日 孫校:三日之「日」,當作「者」。

  〔四〕 身輕不極 校勘記:榮案盧本「不極」作「不困」。明案寶顏堂本、崇文本「極」亦作「困」。

  〔五〕 腸中當清 孫校:「腸」意林引作「腹」,下同。

  〔六〕 腸中無滓 孫校:意林引「滓」作「屎」。校勘記:御覽三百七十六亦作「屎」。

  〔七〕 食草者善走而愚至食氣者神明不死 語見淮南子地形篇及大戴禮記易本命篇,唯間有異文。

  〔八〕 固不成遂休五味 寶顏堂本、崇文本「固不成」作「固不能成」。

  〔九〕 或須日日服之 「日日」原作「日月」。明案慎校本、寶顏堂本、崇文本「日月」皆作「日日」。當作「日日」,今訂正。

  〔一十〕用丹砂曾青水 孫校:「用」藏本作「明」。明案慎校本、寶顏堂本、崇文本亦作「用」,「明」乃「用」字之形訛。

  〔一一〕隱居林慮山中 孫校:「慮」藏本作「其」。按林慮山,一名隆慮,其山南接太行,北接恒岳,見神仙傳帛和傳。

  〔一二〕或思脾中神名名黃裳子 按黃庭內景經云:脾部之宮屬戊巳,中有明童黃裳裡。

  〔一三〕而不妄也 孫校:「而」字疑衍。

  〔一四〕皆作四十日中疲瘦 孫校:「作」當作「乍」。明案慎校本、寶顏堂本、崇文本無「作」字。

  〔一五〕取一升輒內一升水投中 校勘記:書鈔一百四十八作「取一斗酒輒內一斗水」,隸書「斗」作「升」,因誤為「升」耳。校補云:繼校未覈。取一升輒內一升水,當作「取一斗酒輒內一升水」。上「升」字乃「斗」字之訛,下文又脫去「酒」字。故與千歲苦酒之內水句文不相應。下「升」字非誤文也。此言調和之意,用酒量與調水量遞次增減。北堂書鈔一百四十八兩引此文,並作「取一斗酒內一升水」。繼氏既據俗本書鈔,又不推尋其理,故致誤耳。又按「投中」二字,文既不安,義亦複贅,蓋涉上文「投一斗水中」而衍。書鈔兩引此文,並無「投中」二字。

  〔一六〕無知盡時 校勘記:榮案盧本「無知」作「無或」。

  〔一七〕吳景帝聞之曰 景帝,孫休諡號,見吳志孫休傳。

  〔一八〕或服紫石英朱漆散 校勘記:御覽九百八十七此下有「東莞縣西北二十五里有襮山出紫石英舊以貢獻」二十字,疑是注文。

  〔一九〕或服雄丸一 慎校本、寶顏堂本、崇文本「或」下有「先」字。

  〔二十〕後服雌丸二 原校云:別本先雌後雄。

  〔二一〕或服玄冰之丸 「冰」原作「水」。原校:「水」一作「冰」。校勘記:藝文類聚四、御覽二十二、二十三、三十四皆作「冰」。明案當作「冰」,今據訂正。

  〔二二〕及五月五日中時北行黑蛇血 校補云:「日」下當更有「日」字。

  〔二三〕此二人衣以重裘 校勘記:御覽二十三、八百六十九「衣以重裘」作「衣之以重裘」。

  〔二四〕周以十爐之火 「十」下原有「二」字。校勘記:御覽二十三、八百六十九無「二」字。校補云:無「二」字是也。此涉上文二人而衍。幼伯子事又見辨問篇,王仲都事又見釋滯篇。桓譚新論云,道士王仲都暑日環以十爐火不言熱。博物志辨方士王仲都盛夏之月,十爐火炙之不熱。並其切證。明案「二」字誤衍,今據刪。

  〔二五〕抱朴子答曰 「曰」上原無「答」字。校勘記云:藝文類聚四、御覽三十一、三百三十九,「曰」上有「答」字。明案當有「答」字,今據增。

  〔二六〕吾聞吳大皇帝曾從介先生受要道云 吳大皇帝,孫權諡號,見吳志本傳。介先生,即介象,見神仙傳。

  〔二七〕但知書北斗字及日月字 孫校:「知」疑作「朱」。校勘記:御覽三百三十九無「書」字,作「但知北斗姓字及日月名字」。

  〔二八〕帝以試左右數十人 校勘記:御覽三百三十九「試」下有一「告」字。

  〔二九〕常為先登鋒陷陣 孫校:「鋒」字疑衍。校勘記:御覽三百三十九作「先登陷陳」,無「鋒」字。「陳」即「陣」之正體。

  〔三十〕戟名大將 「將」下原有「軍」字。孫校:「軍」字不當有,此以「將」字為韻也。校勘記云:御覽三百三十九無「軍」字。明案「軍」字不應有,今據刪。

  〔三一〕或佩南極鑠金之符 孫校:藏本無「或」字「之」字。

  〔三二〕或戴卻刃之符 孫校:藏本無「之」字。

  〔三三〕三歲蟾蜍喉下有八字者血 孫校:「三」下刻本有「千」字。明案慎校本、寶顏堂本有「千」。

  〔三四〕或帶武威符熒火丸 案熒火丸可以避病除毒及免五兵白刃傷害。雲笈七籤七十七載螢火丸方,螢火丸一名冠軍丸,亦名武威丸。「螢」同「熒」字。

  〔三五〕或乘天一馬以遊紫房 案寶顏堂本「一」下有「之」字。 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平津館本抱朴子,有無名氏校語云,談薈十三「一」下有「之」字,乘天一馬以遊紫房,蓋遁甲之術,此當作太一。淮南子天文訓紫宮者太一之居也。依五行大義,「太一」與「天一」為二。

  〔三六〕或投巾解履 孫校:「解履」下有缺文。

  〔三七〕子居蒙人 原校:「蒙」一作「象」。

  〔三八〕僻側之膠至金商之艾 明案「艾」疑當作「芝」。黃白篇有金商芝。桃膠一名僻側膠,楸木耳一名金商芝。並見唐梅彪石藥爾雅。

  〔三九〕石上龍子單衣 黃白篇「單」作「丹」。蛇蛻一名龍子單衣,見神農本草經。但梅彪石藥爾雅云:蝦蟆皮一名龍子單衣。明案此當取神農本草經說。

  〔四十〕或以夏至日霹靂楔 校勘記:御覽二十三「楔」作「櫼」。

  〔四一〕大至不關治病之方 孫校:「至」當作「氐」。

  〔四二〕病痛及己 慎校本、寶顏堂本、崇文本「病痛及己」作「及病」。

  〔四三〕進不得邯鄲之步退又失壽陵之義者也 莊子秋水篇: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唐成玄英疏云:壽陵,燕之邑;邯鄲,趙之都。趙都之俗能行,故燕國少年遠來學步,既乖本性,未得趙國之能,更失壽陵之故行矣。

  〔四四〕甘胡呂傅周始甘唐通阮南河等 校補云:南河當作河南,文倒誤也。阮河南乃阮炳也。魏志杜畿傳裴注引杜氏新書曰,阮武弟炳,字叔文,河南尹,精意醫術,撰藥方一部。隋書經籍志阮河南藥方十六卷,阮文叔(當作叔文)撰。抱朴所云撰集暴卒備急方,即指此人。

  〔四五〕諸急病甚尚未盡 慎校本、寶顏堂本、崇文本「甚」作「其」。

  〔四六〕身中孔穴榮輸之名 案輸、腧、俞三字通用。靈樞經云:經脈之所注為俞。俞穴,人身之經穴。

  〔四七〕明堂流注偃側圖 隋書經籍志醫方著錄黃帝明堂偃人圖十二卷,扁鵲偃側鍼灸圖三卷,均不著撰人。

  〔四八〕其救卒參卷 「救卒」原作「玖拾」。孫校云:「玖拾」當作「救卒」,即肘後救卒方也。卒,古猝字。明案應作救卒,今據改。

  〔四九〕知之可全身 孫校:「全身」刻本作「前審」。

  〔五十〕推三棋步九宮檢八卦 隋書經籍志五行著錄九宮經三卷,九宮行棋經三卷,皆鄭玄注。又有九宮八卦式蟠龍圖一卷,不著撰人名氏。

  〔五一〕或服葛花及秋芒麻勃 葛花主消酒,見重修政和證類本草八。麻蕡一名麻勃,主五勞七傷,利五藏,見神農本草經。

  〔五二〕或用明鏡九寸以上自照 本書登涉篇載明鏡可以照妖魅。雲笈七籤四十八摩照法,謂明鏡之道,可以分形變化。

  〔五三〕謂之四規鏡 「規」下原無「鏡」字。校補云:「四規」下脫「鏡」字,書鈔一百三十六、初學記二十五、類聚七十引並有「鏡」字。明案御覽七百一十七引亦有「鏡」字,今據補。

  〔五四〕隆鼻秀眉 孫校:意林引無「秀」字。

  〔五五〕以神龜為床 孫校:「床」下意林有「住」字。

  〔五六〕前道十二窮奇 窮奇,獸名。山海經海內北經:窮奇,狀如虎,有翼,食人。曲園云:窮奇有三說。左傳少皞氏有不才子,謂之窮奇。杜預注,其行窮,其好奇,一說也。淮南子地形篇,窮奇廣莫,風之所生也。高誘注以為天神之名,二說也。山海經西山經,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獋狗,是食人。神異經西北荒經,西北有獸焉,狀似虎,有翼能飛,知人言語,聞人鬥,輒食直者,聞人忠信,輒食其鼻,聞人惡逆不善,輒殺獸往饋之,名曰窮奇,三說也。明案此謂窮奇乃怪獸,大抵符合第三說。

  〔五七〕後從三十六辟邪 後漢書靈帝紀,天祿蝦蟆。李賢注:今鄧州南陽縣北有宗資碑,旁有兩石獸,鐫其膊,一曰天祿,一曰辟邪。據此,天祿、辟邪,並獸名也。

  〔五八〕或問堅齒之道 顏氏家訓養生篇:吾嘗患齒,搖動欲落,飲食熱冷,皆苦疼痛。見抱朴子牢齒之法,早朝建齒,三百下為良,行之數日,即便平愈。又陶弘景養性延命錄云,常每旦啄齒三十六通,能至三百彌佳,令人齒堅不痛。凡此皆本抱朴子堅齒之法而得之效驗。

  〔五九〕能引三焦之昇景 原校:「昇」一作「外」。明案: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中焦者,在胃中脘(脘,音管,胃腔),主腐熟水穀;下焦者,在臍下,當膀胱上口,主出而不內以傳導也。見難經集注卷三榮衛三焦篇。

  〔六十〕若能乘蹻者 乘蹻,指能舉足高飛,故曰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

  〔六一〕皆言藥兵之後 孫校:「藥」刻本作「大」。

  〔六二〕敢問辟之道 孫校:「之」下當重有「之」字。明案寶顏堂本、崇文本作「敢問辟疫之道」。

  〔六三〕四季月黃 原校:「四季」或作「六月」。

  〔六四〕冠軍丸 冠軍丸,亦名熒火丸,見上注。

  〔六五〕崔文黃散 原校:「崔」一作「雀」,「黃」一作「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