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藏要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三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願品之餘

  復次.

  願淨佛土故 滅除諸雜惡.

  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恚邪命飲酒等.有如是惡名爲不淨。復次國

  土中有地獄畜生餓鬼等諸惡道名爲不淨。復次衆生無信懈怠.亂心愚癡.諂曲慳

  嫉.忿恨重邪見.慢憍慢大慢我慢邪慢.矯異自親激動抑揚因利求利.貴於世樂放

  逸自恣.多欲惡欲邪貪邪婬.不識父母沙門婆羅門.不忍辱破威儀.難與語邪覺觀.

  貪欲瞋恚睡眠調戲疑悔所覆蔽.名爲不淨。復次惡鳥獸多怨賊.無水漿飢饉灾疫.

  人畏非人畏.內反逆外多賊寇.若多雨若亢旱.諸衰惱小劫盡諸苦惱等.名爲不淨。

  ********************

  復次衆生短命惡色無力.多諸憂苦少膽幹.多疾病少威力.少眷屬惡眷屬易壞眷

  屬.小居家儜劣邪出家.名爲不淨。復次僧佉榆伽優樓迦王那波羅他毗佉那瓶沙

  王.那吉略仙人象仙人斷婬人上弟子行者.放羊者大心者忍辱者喬曇摩鳩蘭陀

  磨活人者度人者經水者婆羅沙伽那頗羅墮闍.著衣者無衣者韋索衣者皮衣者

  草衣者著下衣者角鵄毛衣者木皮衣者.三洗者隨順者事梵王者事究摩羅者事

  毗舍闍者事金翅鳥者事乾闥婆者事閻羅王者事毗沙門王者事密迹神者事浮

  陀神者事龍者.裸形沙門白衣沙門染衣沙門末迦梨沙門毗羅哆子者迦旃延尼

  犍子者薩耆遮子者.持牛戒者鹿戒者狗戒者馬戒者象戒者乞戒者究摩羅戒者

  諸天戒者上戒者婬欲戒者淨潔戒者火戒者.說色滅涅槃者說聲滅涅槃者說香

  滅涅槃者說味滅涅槃者說觸滅涅槃者說覺觀滅涅槃者說苦滅涅槃者說苦樂

  滅涅槃者.水衣爲鬘者水淨者食淨者生淨者.執杵臼者打石者喜洗者浮沒者空

  地住者臥刺棘者.世性者大者我者.色等者聲等者香等者味等者觸等者.地知者

  ********************

  水知者火知者風知者虚空知者.和合知者變知者.眼知者耳知者鼻知者舌知者

  身知者意知者神知者.如是等在家出家種種邪見邪行名爲不淨。復次其地高下

  坑坎埠阜榛叢刺棘多所妨礙.塵土坌穢泥潦臼陷.惡山巉巖屈曲隈障.重嶺隔塞

  峻峭難上.鹹鹵乾燥沙礫瓦石.衆果少味色香不具.藥草不良勢力薄少.有妙色聲

  香味觸園林樓閣流水浴池小山土嶺登緣遠望娛樂之處皆悉尠少.郡縣聚落不

  相接近.地多丘荒人民希少.多見無福貧窮下劣諸城.宰牧大官貴人諸賈客主巧

  匠工師學讀之人亦復甚少.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便身之具甚爲難得雖得非妙.名

  爲不淨。不淨略說有二種一以衆生因緣二以行業因緣.衆生因緣者衆生過惡故.

  行業因緣者諸行過惡故.此二事上已說.轉此二事則有衆生功德行業功德.此二

  功德名爲淨土。是淨國土當知隨諸菩薩本願因緣.諸菩薩能行種種大精進故所

  願無量不可說盡.是故今但略說開示事端.其餘諸事應如是知。略說淨土相所謂

  善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功德力.法具足.聲聞具足.菩提樹具足.世界莊嚴.衆 

  ********************

  生善利.可度者多.大衆集會.佛力具足。善得菩提者以十事莊嚴.一離諸苦行二無

  厭劣心三速疾得四無求外道師五菩薩具足六無有魔怨七無諸留難八諸天大

  會九希有事具足十時具足。離諸苦行者若菩薩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出家不

  行諸苦行所謂若四日若六日若八日若半月若一月乃至食一麻一米一果或但

  飲水或但服氣不以如是苦行求道安坐道場而成佛道.無厭劣心者若菩薩少得

  厭離心卽時出家.速疾得者若菩薩出家已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求外道

  師者若菩薩出家已時有外道大師有名稱者不往諮求汝等說何法論何事以何

  爲利亦不於四方求索.菩薩具足者菩薩欲成佛道時三千大千世界中諸菩薩及

  他方諸菩薩各持供養具來圍遶已待佛成道放大光明各共供養從佛聞法皆是

  不退轉一生補處.無魔怨者若菩薩垂成佛時無有魔軍能來破者.無諸留難者菩

  薩垂成佛時乃至無有毫釐煩惱來入其心.於大衆集會者若菩薩垂成佛時四天

  王諸天忉利諸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天乃至阿迦膩吒天諸

  ********************

  龍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一切諸神十方無量世界各

  持第一上妙供養之具來供養菩薩名爲大衆集會又聲聞人言十世界諸天盡來

  名爲諸天大會.希有行具足者若菩薩得佛時地六種震動十方無量三千大千世

  界諸魔王宮殿皆變壞無色光不復現無量須彌山皆悉動搖無量大海皆悉振蕩

  一切世界出非時華雨旃檀末香及諸天名華等諸希有事.時具足者時無疾疫飢

  饉刀兵流離逃迸雨澤隨時無諸災蝗諸國王等如法治化人民安樂夀命延長無

  有怨賊諸惡鳥獸毒蟲鬼神惱害衆生。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

  無量深法等無差别.但隨諸佛本願因緣或有夀命無量.或有見者卽得必定.聞名

  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卽成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卽得往生.或

  有無量光明.衆生遇者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卽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無量

  夀命者夀命無量劫過諸筭數一劫百劫千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祗

  劫如是久住爲利益憐愍衆生故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夀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

  ********************

  有不久住者.見時得入必定者有衆生見佛卽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

  地何以故是諸衆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卽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

  是三昧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是諸衆生長夜深

  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爲首善妙清淨爲通達一切佛法故爲度一切衆

  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卽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女人見佛得

  轉女形者若有一心求轉女形深自厭患有信解力誓願男身如是女人得見佛者

  卽轉女形若女人無有如是業因緣又女身業未盡不得值如是佛.女人聞佛名轉

  女形者此事因緣如見佛經中說.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

  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無量光明者一切佛

  光明所照隨意遠近此說無量者是其常光常光明不可以由旬里數以爲限量徧

  滿東方若干百千萬億由旬不可得量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但知其無量

  ********************

  而莫知邊際.遇光明得除諸蓋者是諸佛本願力所致貪欲瞋恚睡眠調悔疑除此

  障蓋衆生遇光卽能念佛念佛因緣故念法念法故諸蓋得除.光明觸身苦惱皆滅

  者若衆生墮地獄畜生餓鬼非人趣中多諸苦惱以佛本願神通之力光觸其身卽 

  得離苦。法具足者一切諸佛法悉皆具足無有具足不具足者.諸佛說法同故法俱

  具足.但以本願因緣故差别不同或有久住不久住耳.何謂法具足.法有略說.有廣

  說.有略廣說.有具足聲聞乘.有具足辟支佛乘.有具足大乘.以諸神通力守護.令不

  爲外道所壞.不爲諸魔所破.久住於世。略說者以少言辭包含多義利根之人聞則

  開悟.廣說者於一事一義種種因緣爲諸鈍根樂分别者敷演解說.若略廣說者亦

  以一言包舉廣義又亦種種演散一義.有具足聲聞乘具足辟支佛乘具足大乘者

  此義後當說.神力護法者以佛神力護念是法以諸佛印印之諸佛印者所謂四大

  因離四黑因.不爲外道所壞者一切沙門婆羅門外道論師所有邪見說生滅味患

  出又覺一切善說破壞因緣.不爲一切魔所壞者諸佛有無量無邊功德智慧方便

  ********************

  神通力故魔雖有力而不能壞又諸菩薩力故魔不能壞.法久住者若一劫若減一

  劫若過是數百劫千劫萬劫十萬劫百萬劫千萬劫萬萬劫無量千萬億那由他阿

  僧祗劫乃至無量無邊劫。聲聞具足者一切諸佛悉皆具足聲聞僧.但諸佛本願因

  緣故有少多差别.何謂具足.所謂如來聲聞衆具足持戒.禪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

  同等.清淨.悉是利根.利[一]益諸菩薩.形色嚴淨。具足持戒者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語

  兩舌惡口綺語飲酒邪命等諸惡法又毗尼所制皆悉遠離又能成就無漏戒故.具

  足禪定者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八解脫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入等及得無漏

  諸禪定故.具足智慧者成就四種智慧從多聞生從思惟生從修集生從先世業因

  緣果報生.具足解脫者於一切煩惱得解脫又於一切障礙得解脫.具足解脫知見

  者知名識其事見名明了其事於解脫中了了知見無疑又知名盡智見名見四諦.

  同等者諸入須陀洹果悉皆同等乃至阿羅漢亦如是.清淨者成就三種清淨身清

  淨口清淨意清淨.利智者但聞少語能廣解了通達義趣略能作廣廣能作略義理

  注:

  [一]原刻下衍者字.今依麗刻刪.

  ********************

  微隱能令易解.利益菩薩者念諸菩薩乃至初發心者亦不輕慢深愛敬故常開示

  善惡爲說佛道方便因緣.形色嚴淨者身體姝美姿容具足兼有相好見者歡悦如

  辟支佛行來進止坐臥寤寐飲食澡浴著衣持鉢威儀庠序無所闕少若人見者心

  則清淨。菩提樹具足者所有大樹娑羅樹多羅樹提羅迦樹多摩羅樹婆求羅樹瞻

  蔔樹阿輸迦樹娑訶迦羅樹分那摩樹那迦樹尸梨沙樹涅劬陀樹阿輸陀樹波勒

  叉樹優曇鉢羅樹等於此諸大樹中隨取一樹在平地者高廣具足根莖枝葉滋潤

  茂盛華色鮮明無有傷缺.其樹舉高五十由旬端直平澤無有槃節皮膚細輭色白

  鮮淨無有刺礙內不朽腐又不空中不爲蟲蠍之所傷齧.其根深固連編相次其華

  嚴飾如鬘瓔珞枝葉鬱茂猶如圓蓋次第分布功殊人造其葉青鮮猶如寶色枝無

  絞戾萎黄枯葉無有蟲蛾蚊蜹蝱蟻.其下清淨布諸金沙種種光明周帀照曜栴檀

  香水以灑其地平坦柔輭清涼快樂牛頭栴檀細末布上.諸天常雨曼陀羅華燒黑

  沈香芬馨流溢五色天繒參羅垂列清風微動猗靡隨順鳥獸遊側寂然無聲.其樹

  ********************

  左右天常雨華衆妙雜色自然間錯垂以爲纓猶如龍身身上往往懸以金色華貫

  四面大枝垂寶羅網衆寶莊嚴猶紫金山巍巍殊妙如帝釋幢.斯由菩薩百千萬億

  阿僧祗劫修集善行功德所致種種妙寶化爲師子王四師子頂上有廣大寶牀敷

  諸天繒.四天王天忉利諸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天乃至阿迦

  膩吒天乘琉璃硨磲碼碯大青寶帝青寶金剛頗梨衆寶宮殿其色無比光明遠照

  俱集寶樹圍遶供養.又十方無量世界諸菩薩衆俱隨本所願備諸供具雨衆寶物

  華香旛蓋種種伎樂等.是名具足菩提樹。世間莊嚴者菩薩觀察十方清淨國土最

  上妙者而發大願.我當修集功德所得國土復勝於此第一無比。衆生善利者衆生

  端正無諸疾患無有老病夀命無量阿僧祗劫.悉皆化生身無衆穢具足三十二相

  光明無量煩惱微薄易可化度。可度具足者一坐說法恆河沙衆生同時得度.自有

  餘佛演說法時度一人二人.是諸衆生宿種善根結使微薄聞說卽悟。大衆集會者

  有佛大會滿一由旬或十由旬有百千億萬由旬有滿三千大千世界.此中大集會

  ********************

  者十方恆河沙世界以爲大會.又其會中但是福德之人及諸天八部初地菩薩乃

  至十住悉共集會唯除諸佛。佛力具足者諸佛所行四十不共法是一一法所行處

  一切無量無邊。是第七願。復次.

  俱行於一事 願無有怨競.

  若菩薩所作福德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若諦捨滅慧四功德處若因諸

  大願求佛道時應作是願.若有餘人同我行此六波羅蜜四功德處求佛道者願我

  以此福德因緣不於餘人而生怨競.何以故.同行一事諸有智者說有怨相世間亦

  復現有此事.除此過故發是大願.是第八願。復次.

  願行菩薩道 轉不退轉輪 令除諸煩惱 得入信清淨.

  輪者法輪.不退轉者無人能壞.菩薩應如是發願我當如說行道必轉不退法輪.轉

  此法輪除諸衆生三毒煩惱轉捨生死入佛法衆苦集滅道中使得清淨.是第九願。

  復次.

  ********************

  願一切世界 皆示成菩提.

  隨諸世界應有佛事處盡於其中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安樂一切衆生故滅

  度一切衆生故.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故獨說.其餘入胎出胎生長在家出家

  受戒苦行降伏魔衆梵王勸請及轉法輪大衆集會廣度衆生現大神力示大滅度

  如此諸事悉皆如是應作.是知有如是無量力能利無量無邊衆生不應但於一國

  示成佛道.有人言於一佛國所有四天下諸閻浮提是一佛土過此以外唯佛能知

  而實不爾.是第十願。復次.

  如是諸菩薩 十大願爲首 廣大如虚空 盡於未來際.

  及餘無量願 亦各分别說。

  願名心所貪樂求欲必成.十者有十種門.廣大如虚空者願所緣方如所有虚空處

  願亦如是.盡未來際者願時所住盡一切衆生未來生死際.有人言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是未來世生死際.若諸佛入無餘涅槃是生死後際.菩薩志願無盡而實成

  ********************

  佛則止.一切十方世界諸大菩薩皆有是願。餘無量願者諸菩薩成就無量希有功

  德故.諸所有願不可盡說。復次.

  菩薩發如是 十大願究竟.

  是十大願有十究竟事。何等爲十.答曰.

  衆生性.世性. 虚空性.法性. 涅槃.佛生性. 諸佛智性竟.

  一切心所緣. 諸佛行處智. 世間法智轉. 是名十究竟.

  初衆生性竟二世間性竟三虚空性竟四法性竟五涅槃性竟六佛生性竟七諸佛

  智性竟八一切心所緣竟九諸佛行處智竟十世間法智轉竟.是名十究竟。問曰.汝

  言竟何者爲竟.此義應分别。答曰.

  衆生性若竟 我願亦復竟 如衆生等竟 如是諸願竟.

  竟義名無竟 我善根無竟。

  衆生性竟者.若衆生都盡滅我願便應息.隨世間性盡虚空性盡諸法性盡涅槃性

  ********************

  盡諸佛生性盡諸佛智性盡一切衆生心所緣性盡入佛法智性盡世間轉法轉智

  轉盡我此十願爾乃盡息.但是衆生性等十事實不盡.我是福德善根亦不盡不息。

  不息義者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過諸筭數名爲不息.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十方無量

  無邊過諸筭數故名爲世間無邊.是諸世界中三界六趣衆生無邊故名爲衆生性

  無邊.是一切世界中內外二種虚空性無邊故名爲虚空性無邊.是諸世界中欲色

  無色無漏性所攝有爲法無邊故名爲法性無邊.若一切衆生滅度涅槃性不增不

  減是故涅槃性無邊.若過去十方諸佛無量無邊今現在十方諸佛亦無量無邊未

  來十方世界諸佛亦無量無邊是故佛[一]生性無邊.諸佛智無量不可稱不可量無等

  無等等無對無比故諸佛智性亦無量無邊如佛告阿難是聲聞人諸佛智無量是

  故諸佛智性無量無邊.於過去世一一衆生無量無邊心是諸心皆有緣生未來世

  亦如是現在世一切衆生心亦無量無邊皆有緣生是故心所緣亦無量無邊.諸佛

  力略說有四十不共法是四十不共法一一法行處無量無邊行處無量無邊故智

  注:

  [一]原刻作出.今依麗刻改.

  ********************

  亦無量無邊是故說佛行處智無量無邊.世間轉法轉智轉者轉名以此法有所轉.

  世間者世間有二種國土世間衆生世間此中說衆生世間諸佛及諸菩薩以無量

  無邊方便力引導衆生.法轉者以無量無邊善根福德攝取諸佛法.智轉者無量諸

  善法六波羅蜜十地等攝取佛智.是故智轉無量無邊此三同轉故合爲一願。是菩

  薩一一願牢堅故成是十無盡願方如虚空時如未來際.如是以略說廣說解是十

  願究竟。

  發菩提心品第六

  [一]問曰.初發心是諸願根本.云何爲初發心。答曰.

  初發菩提心  或三四因緣.

  衆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問曰.何等爲七。答曰.

  一者諸如來 令發菩提心. 二者法欲壞 守護故發心.

  注:

  [一]以下旁論. 與瑜伽菩薩地發心品等對同.七因緣發心義.出於如來智印經.

  ********************

  三於衆生中 大悲而發心. 四或有菩薩 教發菩提心.

  五見菩薩行 亦隨而發心. 或因布施已 而發菩提行.

  或見佛身相 歡喜而發心. 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佛令發心者.佛以佛眼觀衆生知其善根淳熟堪任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

  是人者佛教令發心.作是言善男子來今可發心當度苦惱衆生。或復有人生在惡

  世見法欲壞.爲守護故發心.作是念咄哉從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祗劫來唯有

  一人二處行出三界四聖諦大導師知五種法藏脫於六道有七種正法大寶深行

  八解脫以九部經教化有十大力說十一種功德善轉十二因緣相續說十三助聖

  道法有十四覺意大寶除十五種貪欲幷得十六心無礙解脫出十六地獄衆生及

  身十七具足十八不共法善分别十九住果人善知分别學人阿羅漢辟支佛諸佛

  二十根是。大悲心者.是大將主大衆主大醫王大導師大船師久乃得是法行難行

  苦行乃得是法而今欲壞我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厚種善根得成佛道令

  ********************

  法久住無數阿僧祗劫.又行菩薩道時護持無量諸佛法故勤行精進.或復有人見

  衆生苦惱可愍無救無歸無所依止流轉生死險難惡道有大怨賊諸惡蟲獸生死

  恐怖諸惡鬼等常有憂悲苦惱刺棘恩愛别離怨會深坑喜樂之水甚爲難得大寒

  大熱獨行其中曠絕無蔭難得度脫衆生於中多諸怖畏無有救護將導之者.見如

  是衆生入此生死險惡道中受諸苦惱以大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

  言我當爲無救作救無歸作歸無依作依我得度已當度衆生我得脫已當脫衆生

  我得安已當安衆生。復有人但從人聞以信樂心等發無上道心.作是念我[一]當修善

  法不斷絕故或墮必定得無生法忍集諸功德善根淳熟故。或值諸佛或值大菩薩

  能知衆生諸根利鈍深心本末性欲差别善知方便爲般若波羅蜜所護能作佛事

  者.知我發願善根成熟故令住必定若無生[二]法忍.是諸菩薩在第七第八第九第十

  地如佛善知衆生心力教令發心不以但有信樂力等教令發心。復有人見餘菩薩

  行道修諸善根大悲所護具足方便教化衆生不惜身命多所利益廣博多聞世間

  注:

  [一]原刻作常.今依麗刻改.

  [二]原刻此二字互倒.今依麗刻改.

  ********************

  奇特人中標勝疲苦衆生爲作蔭覆安住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慚愧質直

  柔輭調和其心清淨深樂善法.見如是人而作是念是人所行我亦應行所修願行

  我亦應修我爲得是法故當發是願.作是念已發無上道心。復有人行大布施施佛

  及僧或但施佛以飲食衣服等.是人因是布施念過去諸菩薩能行施者韋藍摩韋

  首多羅薩婆檀尸毗王等.卽發菩提心以此施福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

  人若見若聞佛三十二相足下平手足輪指網縵手足柔輭七處滿纖長指足跟廣

  身[月*庸]直足趺高平毛上旋伊泥[跳-兆+尃]臂長過膝陰馬藏身金色皮輭薄一一孔一毛生

  眉間白毫上身如師子肩圓大腋下滿得知妙味身方如尼拘樓陀樹頂有肉髻廣

  長舌梵音聲師子頰四十齒齊白密緻眼睛紺青色[目*妾]如牛王等相心則歡喜.作是

  念我亦當得如是相如是相人所得諸法我亦當得.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以是七因緣發菩提心。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提心.爲皆當成有成有不成。答曰.是 

  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問曰.若爾者應解說。答曰.

  ********************

  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若爲尊重佛法爲欲守護若

  於衆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根本深故。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

  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調伏心品第七

  問曰.如上品說三發心必成餘四不必成.云何爲成云何不成。答曰.[一]若菩薩發菩提

  心行失菩提心法是則不成.若行不失菩提心法是則必成.是故偈說.

  菩薩應遠離 失菩提心法 應一心修行 不失菩提法.

  遠離名除滅惡法不令入心若入疾滅.失名若今世若後世忘菩提心不復隨順修

  行.應遠離如是法.若不失菩提法不忘菩提心應常一心勤行。問曰.何等法失菩提

  心。答曰.

  注:

  [一]以下文義與瑜伽菩薩地自他利品及戒品一切戒相當.

  ********************

  一不敬重法 二有憍慢心 三妄語無實 四不敬知識.

  有是四法者若於今世死時若次後世則忘失菩提心不能自知我是菩薩.不復願

  菩薩行法不復在前。不恭敬法者.法名諸佛所說上中下乘.取要言之是諸佛如來

  所用教法.於此法中不恭敬供養尊重讚歎不生希有想難得想寶物想滿願想是

  法能失菩提心。慢心者.自高其心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空無相無願若無生忍法若

  六波羅蜜若菩薩十地.如是等及諸餘從修生者於此法中未得謂得。妄語者.有屬

  突吉羅有屬波夜提有屬偷蘭遮有屬僧伽婆尸沙有屬波羅夷.或有人言有第六

  妄語是妄語心生懺悔.上五妄語初輕後重第六者最輕.屬波羅夷者自無過人法

  若口言若形示趣以方便現有此德.屬僧伽婆尸沙者若口言若形示於彼比丘四

  事中以一一有根無根事謗.屬偷蘭遮者欲以有根無根事謗而說不成.屬波夜提

  者以無根僧伽婆尸沙事謗.屬突吉羅者除入四種罪餘妄語是.自心除滅者若說

  戒時自知有小罪不得向他說卽自心悔。問曰.是妄語者但在比丘不在白衣.而此 

  ********************

  論通在家出家。答曰.凡知事實爾而異知說者此論中說是總相妄語.以有衆生分

  别故事分别故時分别故五衆罪分别故住處分别故則有輕重.雖輕妄語習久則

  重重能失菩提心.衆生分别者斷善根邪見者及餘深煩惱者是則爲重.事分别者

  若說過人法破僧是.時分别者出家人妄語則重.五衆罪分别者如波羅夷僧伽婆

  尸沙罪則重.住處分别者僧中妄語若證時則重。不恭敬善知識者.不生恭敬畏難

  想。多行此四法則失菩提心。問曰.但是四法能失菩提心.更有餘法。答曰.

  悋惜最要法 貪樂於小乘 謗毁諸菩薩 輕賤坐禪者.

  悋惜要法者.師所知甚深難得之義多所利者貪著利養恐與己等故祕惜不說。貪

  樂小乘者.不得大乘滋味故貪樂二乘。謗諸菩薩者.無罪而言有罪名爲謗.菩薩義

  先已說.此人無過而妄加其罪.若實有罪而論說者此雖有罪比前爲輕.何以故.經

  說諸菩薩若實有罪若無有罪皆不應說。輕賤坐禪者.若在家出家爲斷諸煩惱故

  勤行精進若遮一切煩惱集助佛道法.此人或不善論議或無才辯或無重威德.無

  ********************

  知之人而輕賤之則得重罪。復次.

  若於善知識 其心懷結恨 亦有諂曲心 貪諸利養等.

  善知識義先已說.於此教化說法者生嫌恨心如嫌父母得重罪.諂者心佞媚.曲者

  身口業現有所作.貪利養等者貪著利樂稱譽.以此法壞質直心故不能深起善根.

  如惡色染衣更不受好色。復次.

  不覺諸魔事 菩提心劣弱 業障及法障 亦失菩提心.

  不覺魔事者.若不知諸魔事則不能制伏.若不制伏則失菩提心。問曰.何等是諸魔

  事。答曰.說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波羅蜜時及說大乘所攝深義時不疾

  樂說.若樂說於其中間餘緣散亂.若書讀解說論議聽受等慠慢自大其心散亂緣

  想餘事妄念戲笑.互相譏論兩不和合.不能通達實義.從座而去作是念我於此中

  無有受記心不清淨亦不說我城邑聚落居家生處是故不欲聞法不得滋味從座

  而去.捨大乘所說諸波羅蜜及於聲聞辟支佛自調度經中求薩婆若.若書讀解脫

  ********************

  聽受等時欲樂說餘種種事破散般若波羅蜜所謂說方國聚落城邑園林師事賊

  事兵甲器仗憎愛苦樂父母兄弟男女妻子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資生之物心則散

  亂失般若波羅蜜.又說貪恚癡怨家親屬好時惡時歌舞伎樂憂愁戲笑經書文頌

  往世古事國主帝王地水火風五欲富貴及利養等世間諸事令心喜悅.若魔化作

  比丘比丘尼形以聲聞辟支佛經因緣令得而作是言汝應習學是經捨本所習.聽

  法之人不樂聽受說法者其心懈怠各有餘緣.聽者須法而說者欲至餘方.說者樂

  說而聽者欲至餘方說者多欲貪諸利養聽者無有與心.聽者信心樂欲聞法而說

  者不樂爲說.說者樂說聽者不樂.或時有說地獄諸苦不如此身盡苦早取涅槃是

  最爲利.說畜生無量苦惱餓鬼阿修羅種種過惡說諸生死多有憂患汝於此身早

  取涅槃是最爲利.又稱讚世間尊貴富樂稱讚色無色界功德快善生此中者是爲

  大利.稱讚須陀洹乃至阿羅漢果功德之利汝於此身證此諸果是汝大利.又說法

  者樂於眷屬聽法者不欲隨從.說法者欲至飢亂不安隱國土語聽者言汝今何用

  ********************

  隨我至此諸國卽生厭懈而不隨逐.說法者貴敬檀越數行問訊使聽法者不得聽

  受於深法中令生疑惑此非諸佛所說經法我所說者是佛經法若菩薩能行是法

  得證實際.如是等種種因緣兩不和合當知是等悉是魔事.取要言之於一切善法

  有障礙者皆是魔事。菩提心劣弱者.雖煩惱有力故道心劣弱無有勢力.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志願永絕。業障者.雖有種種業障.此中說能令求大乘人退轉者是。

  法障者.樂行不善法.惡空無相無願及諸波羅蜜等諸深妙法。如是四法能失菩提

  心。復次.

  許施師而誑 其罪甚深重. 人無有疑悔  強令生疑悔.

  信樂大乘者 深加重瞋恚  訶罵說惡名  處處廣流布.

  於諸共事中 心多行諂曲. 如此四黑法  則失菩提心。

  施師不與者.應施師物若許若未許而後不與.若與非時與非處與不如法與.此是

  世間外道法.佛法中從師得經法若有財物供養法故則以與師.若無無咎。無有疑

  ********************

  悔令生疑悔者.此人實不破戒有少罪相而言大罪.若破正命威儀若破正見皆令

  生疑悔。瞋大乘人者.有人乘大乘無上乘如來乘大人乘一切智人乘乃至初發心

  者.於此人中深生瞋恚訶罵譏謗說其惡名令廣流布。共事諂曲心者.於和上阿闍

  梨諸善知識所不以直心親近習行曲心故.乃至未曾所識亦行諂曲。四黑法者.黑

  名垢穢不淨.能失菩提心。如說.

  轉此五四法 世世修善行 如是則不失 無上菩提心.

  五四合爲二十法是失菩提心.轉此法修習行世世不忘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轉者轉上五四法所謂恭敬法破慢心遠離妄語深尊重善知識.餘應如是知。問曰.

  以何等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後復能更發大願。答曰.

  乃至失身命  轉輪聖王位  於此尚不應  妄語行諂曲.

  能令諸世間  一切衆生類  於諸菩薩衆  而生恭敬心.

  若有人能行  如是之善法  世世得增長  無上菩提願。

  ********************

  菩薩以是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後能生清淨大願.若以實語故死失轉輪王位及

  失天王位猶應實說不應妄語.況小因緣而不實語。又於眷屬及諸外人離於諂曲.

  又從初發心已來一切菩薩生恭敬心尊重稱讚如佛無異.又當隨力令作大乘。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三

  ********************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