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近思錄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出處第七卷

 

  1、伊川先生曰:賢者在下,豈可自進以求於君?苟自求之,必無能信用之理。古之人所以必待人君致敬盡禮而後往者,非欲自爲尊大。蓋其尊德樂道之心不如是,不足以有爲也。

  2、君子之需時也,安靜自守。志雖有須而恬然若將終身焉,乃能用常也。雖不進而志動者,不能安其常也。

  3、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傳曰:人相親比,必有其道。苟非其道,則有悔咎。故必推原占決其可比者而比之。所比得元永貞則無咎。元,謂有君長之道。永,謂可以常久。貞,謂得正道。上之比下,必有此三者。下之從上,必求此三者。則無咎也。

  4、履之初九曰:"素履往,無咎。"傳曰:夫人不能自安於貧賤之素,則其進也,乃貪躁而動,求去乎貧賤耳,非欲有爲也。既得其進,驕溢必矣,故往則有咎。賢者則安履其素,其處也樂,其進也將有爲也,故得其進則有爲而無不善。若欲貴之心,與行道之心交戰於中,豈能安履其素乎?

  5、大人于否之時,守其正節,不雜亂於小人之群類,身雖否而道之亨也。故曰:"大人否亨。"不以道而身亨,乃道否也。

  6、人之所隨,得正則遠邪,從非則失是,無兩從之理。隨之六二,苟系初則失五矣,故象曰:"弗兼與也。"所以戒人從正當專一也。

  7、君子所貴,世俗所羞。世俗所貴,君子所賤。故曰:"賁其趾,舍車而徒。"

  8、蠱之上九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則也。"傳曰:士之自高尚,亦非一道。有懷抱道德,不偶于時,而高潔自守者。有知止足之道,退而自保者。有量能度分,安于不求知者。有清介自守,不屑天下之事,獨潔其身者。所處雖有得失小大之殊,皆自高尚其事者也。象所謂"志可則者,進退合道"者也。

  9、遁者,陰之始長。君子知微,故當深戒。而聖人之意,未便遽已也。故有"與時行,小利貞"之教。聖賢之于天下,雖知道之將廢,豈肯坐視其亂而不救?必區區致力於未極之間,強此之衰,艱彼之進。圖其暫安,苟得爲之,孔孟之所屑爲也。王允、謝安之于漢晉是也。

  10、明夷初九,事未顯而處甚艱,非見幾之明不能也。如是則世俗孰不疑怪?然君子不以世俗之見怪,而遲疑其行也。若俟衆人盡識,則傷已及而不能去矣!

  11、晉之初六,在下而始進,豈遽能深見信於上?苟上未見信,則當安中自守,雍容寬裕,無急於求上之信也。苟欲信之心切,非汲汲以失其守,則悻悻以傷於義矣。故曰:"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然聖人又恐後之人不達寬裕之義,居位者廢職失守以爲裕。故特雲"初六,裕則無咎"者,始進未受命當職任故也。若有官守,不信於上而失其職,一日不可居也。然事非一概,久速唯時,亦容有爲之兆者。

  12、不正而合,未有久而不離者也。合以正道,自無終揆之理。故賢者順理而安行,智者知幾而固守。

  13、君子當困窮之時,既盡其防慮之道而不得免,則命也,當推致其命以遂其志。知命之當然也,則窮塞禍患,不以動其心,行吾義而已。苟不知命,則恐懼於險難,隕獲於窮厄,所守亡矣。安能遂其爲善之志乎?

  14、寒士之妻,弱國之臣,各安其正而已。苟擇勢而從,則惡之大者,不容於世矣。

  15、井之九三,渫治而不見食,乃人有才智而不見用,以不得行爲憂惻也。蓋剛而不中,故切于施爲。異乎"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者矣。

  16、革之六二,中正則無偏蔽,文明則盡事理。應上則得權勢,體順則無違悖。時可矣,位得矣,才足矣,處革之至善者也。必待上下之信,故"已日乃革之"也。如二之才德,當進行其道,則吉而無咎也。不進則失可爲之時,爲有咎也。

  17、鼎之有實,乃人之有才業也。當慎所趨向。不慎所往,則亦陷於非義。故曰:"鼎有實,慎所之也。"

  18、士之處高位,則有拯而無隨。在下位,則有當拯,有當隨,有拯之不得而後隨。

  19、"君子思不出其位。"位者,所處之分也。萬事各有其所,得其所則止而安。若當行而止,當速而久,或過或不及,皆出其位也,況逾分非據乎?

  20、人之止難於久終,故節或移於晚,守或失於終,事或廢於久,人之所同患也。艮之上九,敦厚於終,止道之至善也。故曰:"敦艮吉。"

  21、中孚之初九曰:"虞吉。"象曰:"志未變也。"傳曰:當信之始,志未有所從,而虞度所信,則得其正,是以吉也。志有所從,則是變動,虞之不得其正矣。

  22、賢者惟知義而已,命在其中。中人以下,乃以命處義,如言"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知命之不可求,故自處以不求。若賢者則求之以道,得之以義,不必言命。

  23、人之於患難,只有一個處置。盡人謀之後,卻須泰然處之。有人遇一事,則心心念念不肯舍,畢竟何益?若不會處置了放下,便是"無義無命"也。

  24、門人有居太學而欲歸應鄉舉者,問其故,曰:蔡人鮮習《戴記》,決科之利也。先生曰:汝之是心,已不可入於堯舜之道矣!夫子貢之高職,曷嘗規規於貨利哉?持于豐約之間,不能無留情耳。且貧富有命,彼乃留情於其間,多見其不通道也。故聖人謂之"不受命"。有志於道者,要當去此心而後可語也。

  25、人苟有"朝聞道,夕死可矣"之志,則不肯一日安於所不安也。何止一日,須臾不能。如曾子易簀,須要如此乃安。人不能若此者,只爲不見實理。實理者,實見得是,實見得非。凡實理得之於心自別。若耳聞口道者,心實不見。若見得,必不肯安於所不安。人之一身,盡有所不肯爲。及至他事又不然。若士者,雖殺之,使爲穿窬必不爲,其他事未必然。至如執卷者,莫不知說禮義。又如王公大人,皆能言軒冕外物,及其臨利害,則不知就義理,卻就富貴。如此者只是說得不實見。及其蹈水火,則人皆避之。是實見得。須是有"見不善如探湯"之心,則自然別。昔曾經傷於虎者,他人語虎,則雖三尺童子,皆知虎之可畏,終不似曾經傷者,神色懾懼,至誠畏之。是實見得也。得之於心,是謂有德,不待勉強。然學者則須勉強。古人有損軀隕命者,若不實見得,則烏能如此?須是實見得。生不重於義,生不安於死也。故有"殺身成仁",只是成就一個是而已。

  26、孟子辨舜蹠之分,只在義利之間。言間者,謂相去不甚遠,所爭毫末爾。義與利只是個公與私也。才出義,便以利言也。只那計較,便是爲有利害。若無利害,何用計較?利害者,天下之常情也。人皆知趨利而避害。聖人則更不論利害,惟看義當爲不當爲,便是命在其中也。

  27、大凡儒者未敢望深造於道。且只得所存正,分別善惡,識廉恥。如此等人多,亦須漸好。

  28、趙景平問:"子罕言利",所謂利者,何利?曰:不獨財利之利,凡有利心,便不可。如作一事,須尋自家穩便處,皆利心也。聖人以義爲利,矣安處便爲利。如釋氏之學,皆本於利,故便不是。

  29、問:邢七久從先生,想都無知識,後來極狼狽。先生曰:謂之全無知則不可,只是義利不能勝利欲之心,便至如此也。

  30、謝湜是自蜀之京師,過洛而見程子。子曰:爾將何之?曰:將試教官。子弗答。湜曰:如何?子曰:吾嘗買婢,欲試之,其母怒而弗許,曰:"吾女非可試者也。"今爾求爲人師而試之,必爲此媼笑也。湜遂不行。

  31、先生在講筵,不曾請俸。諸公遂牒戶部,問不支俸錢,戶部索前任曆子。先生雲:某起自草萊,無前任曆子。遂令戶部自爲出券曆。又不爲妻求封,范純甫文其故,先生曰:某當時起自草萊,三辭然後受命,豈有今日乃爲妻求封之理?

  問:今人陳乞恩例,義當然否?人皆以爲本分,不爲害。先生曰:只爲而今士大夫道得個乞字慣,卻動不動又是乞也。

  因問陳乞封父祖如何?先生曰:此事體又別。再三請益,但雲其說甚長,待別時說。

  32、漢策賢良,猶是人舉之。如公孫弘者,猶強起之乃就對。至如後世賢良,乃自求舉爾。若果有日,我心只望廷對,欲直言天下事,則亦可尚矣。若志在富貴,則得志便驕縱,失志則便放曠與悲愁而已。

  33、伊川先生曰:人多說某不教人習舉業,某何嘗不教人習舉業也?人若不習舉業而望及第,卻是責天理而不修人事。但舉業既可以及第即已,若更去上面盡力,求必得之道,是惑也。

  34、問:家貧親老,應舉求仕,不免有得失之累,何修可以免此?伊川先生曰:此只是志不勝氣。若志勝,自無此累。家貧親老,須用祿仕,然"得之不得爲有命"。

  曰:在己固可,爲親奈何?曰:爲己爲親,也只是一事。若不得,其如命何?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人苟不知命,見患難必避,遇得喪必動,見利必趨,其何以爲君子!

  35、或謂科舉事業,奪人之功,是不然。且一月之中,十日爲舉業,餘日足可爲學。然人不志此,必志於彼。故科舉之事,不患妨功,惟患奪志。

  36、橫渠先生曰:世祿之榮,王者所以錄有功,尊有德。愛之厚之,示恩遇之不窮也。爲人後者,所宜樂職勸功,以服勤事任。長廉遠利,以似述世風。而近代公卿子孫,方且下比布衣,工聲病,售有司。不知求仕非義,而反羞循理爲無能。不知蔭襲爲榮,而反以虛名爲善繼。誠何心哉!

  37、不資其力而利其有,則能忘人之勢。

  38、人多言安于貧賤,其實只是計窮力屈,才短不能營畫耳。若稍動得,恐未肯安之。須是誠知義理之樂於利欲也,乃能。

  39、天下事大患只是畏人非笑。不養車馬,食粗衣惡,居貧賤,皆恐人非笑。不知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今日萬鍾,明日棄之。今日富貴,明日饑餓。亦不恤。"惟義所在。"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