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近思錄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存飬第四卷

 

  1、或問:聖可學乎?濂溪先生曰:可。

  有要乎?曰:有。

  請問焉,曰:一爲要。一者,無欲也。無欲則靜,虛動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明通公溥庶幾乎!

  2、伊川先生曰:陽始生甚微,安靜而後能長。故複之象曰:"先王以至日閉關。"

  3、動息節宣,以養生也。飲食衣服,以養形也。威儀行義,以養德也。推己及物,以養人也。

  4、慎言語以養其德,皆飲食以養其體。事之至近而所系至大者,莫過於言語飲食也。

  5、"震驚百里,不喪七鬯。"臨大震懼能安而不自失者,惟誠敬而已。此處震之道也。

  6、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動於欲也。欲牽於前而求其止,不可得也。故艮之道,當"艮之背"。所見者在前而背乃背之,是所不見也。止於所不見,則無欲以亂其心,而止乃安。"不獲其身",不見其身也。謂忘我也,無我則止矣。不能無我,無可止之道。"行其庭,不見其人。"庭除之間至近也。在背則雖至近不見,謂不交於物也。外物不接,內欲不萌,如是而止,乃得止之道。於止爲無咎也。

  7、明道先生曰:若不能存養,只是說話。

  8、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欲人將已放之心,約之使反復入身來,自能尋向上去,下學而上達也。

  9、李籲問:每常遇事,即能知操存之意,無事時如何存養得熟?曰:古之人,耳之于樂,目之於禮,左右起居,盤盂幾杖,有銘有戒,動息皆有所養。今皆廢此,獨有義理之養心耳。但存此涵養意,久則自熟矣。"敬以直內",是涵養意。

  10、呂與叔嘗言患思慮多,不能驅除。曰:此正如破屋中禦寇,東面一人來未逐得,西面又一人至矣。左右前後,驅逐不暇,蓋其四面空疏,盜固易入,無緣作得主定。又如虛器入水,水自然入。若以一器實之以水,置之水中,水何能入來?蓋中有主則實,實則外患不能入,自然無事。

  11、邢和叔言吾曹常須愛養精力。精力稍不足則倦,所臨事皆勉強而無誠意。接賓客語言尚可見,況臨大事乎!

  12、明道先生曰:學者全體此心,學雖未盡,若事物之來,不可不應。但隨分限應之,雖不中不遠矣。

  13、"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此是徹上徹下語。聖人元無二語。

  14、伊川先生曰:學者須敬守此心,不可急迫。當栽培深厚,涵泳於其間,然後可以自得。但急迫求之,只是私心,終不足以達道。

  15、明道先生曰:"思無邪","毋不敬",只此二句,循而行之,安得有差?有差者皆由不敬不正也。

  16、今學者敬而不見得,又不安者,只是心生,亦是太以敬來做事得重。此"恭而無禮則勞"也。恭者,私爲恭之恭也。禮者,非禮之禮,是自然底道理也。只恭而不爲自然底道理,故不自在也。須是"恭而安"。今容貌必端,言語必正者,非是道獨善其身,要人道如何。只是天理合如此。本無私意,只是個循理而已。

  17、今志于義理而心不安樂者,何也?此則正是剩一個助之長。雖則心"操之則存,舍之則亡",然而持之太甚,便是"必有事焉而正之"也。亦須且憑去,如此者只是德孤,"德不孤,必有鄰"。到德盛後,自無窒礙,左右逢其原也。

  18、敬而無失,便是"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敬不可謂中,但敬而無失,即所以中也。

  19、司馬子微嘗作《坐忘論》,是所謂"坐馳"也。

  20、伯淳昔在長安倉中間坐,見長廊柱,以意數之,已尚不疑,再數之不合,不免令人一一聲言數之,乃與初數者無差。則知越著心把捉,越不定。

  21、人心作主不定,正如一個翻車,流轉動搖,無須臾停。所感萬端,若不做一個主,怎生奈何!張天祺昔嘗言自約數年,自上著床,便不得思量事。不思量事後,須強把他這心來制縛。亦須寄寓在一個形象,皆非自然。君實自謂吾得術矣。只管念個中字,此又爲中所系縛。且中亦何形象!有人胸中常若有兩人焉。欲爲善,如有惡以爲之間。欲爲不善,又若有羞惡之心者。本無二人,此正交戰之驗也。持其志使氣不能亂,此大可驗。要之,聖賢必不害心疾。

  22、明道先生曰:某寫字時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學。

  23、伊川先生曰:聖人不記事,所以常記得。今人忘事,以其記事。不能記事,處事不精,皆出於養之不完固。

  24、明道先生在澶州日修橋,少一長梁,曾博求於民間。後因出入,見林木之佳者,必起計度之心。因語以戒學者,心不可有一事。

  25、伊川先生曰:入道莫如敬,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今人主心不定,識心如寇賊而不可制,不是事累心,乃是心累事。當知天下無一物是合少得者,不可惡也。

  26、人只有一個天理,卻不能存得,更做甚人也!

  27、人多思慮,不能自寧。只是做他心主不定。要作得心主定,惟是止於事。爲人君止於仁之類。如舜之誅四凶。四凶已作惡,舜從而誅之,舜何與焉?人不止於事,只是攬他事,不能使物各付物。物各付物,則是役物。爲五所役,則是役於物。"有五必有則",須是止於事。

  28、不能動人,只是誠不至。於事厭倦,皆是無誠處。

  29、靜後見萬物自然皆有春意。

  30、孔子言仁,只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看其氣象,更須"心廣體胖","動容周旋中禮"自然。惟慎獨便是守之之法。

  31、聖人"修己以敬,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惟上下一於恭敬,則天地自位,萬物自育。氣無不和,四靈何有不至?此"體信達順"之道。聰明睿智皆由是出,以此事天饗地。

  32、存養熟後,泰然行將去。

  33、"不愧屋漏",則心安而體舒。

  34、心要在腔子裏。只外面有些隙罅,便走了。

  35、人心常要活,則周流無窮而不滯於一隅。

  36、明道先生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只是敬也。敬則無間斷。

  37、"毋不敬",可以"對越上帝"。

  38、敬勝百邪。

  39、"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仁也。若以敬直內,則便不直矣。"必有事焉而勿正",則直也。

  40、涵養吾一。

  4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自漢以來,儒者皆不識此意。此見聖人之心,"純亦不已"也。純亦不已,天德也。有天德便可語王道,其要只在慎獨。

  42、"不有躬,無攸利。"不立己,後雖向好事,猶爲化物,不得以天下萬物撓己。己立後,自能了當得天下萬物。

  43、伊川先生曰:學者患心慮紛亂,不能寧靜,此則天下公病。學者只要立個心,此上頭盡有商量。

  44、"閑邪則誠自存",不是外面捉一個誠將來存著。今人外面役役于不善,於不善中尋個善來存著,如此則豈有入善之理?只是閑邪則誠自存,故孟子言性善皆由內出。只爲誠便存,閑邪更著甚工夫?但惟是動容貌,整思慮,則自然生敬。敬只是主一也,主一則既不之東,又不之西,如是則只是中。既不之此,又不之彼,如是則只是內。存此則自然天理明。學者須是將"敬以直內"涵養此意,直內是本。

  45、閑邪則固一矣。然主一則不消言閑邪。有以一爲難見,不可下工夫,如何?一者無他,只是整齊嚴肅,則心便一。一則自是無非僻之幹。此意但涵養久之,則天理自然明。

  46、有言未感時知,何所寓?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更怎生尋所寓?只是有操而已。操之之道,"敬以直內"也。

  47、敬則自虛靜。不可把虛靜喚做敬。

  48、學者先務,固在心志,然有謂欲屏去聞見知思,則是"絕聖棄智"。有欲屏去思慮,患其紛亂,則須坐禪入定。如明鑒在此,萬物畢照,是鑒之常,難爲使之不照。人心不能不交感萬物,難爲使之不思慮。若欲免此,惟是心有主。如何爲主?敬而已矣。有主則虛,虛謂邪不能入。無主則實,實謂物來奪之。大凡人心不可二用,用於一事,則他事更不能入者,事爲之主也。事爲之主,尚無思慮紛擾之患。若主於敬,又焉有此患乎?所謂敬者,主一之謂敬。所謂一者,無適之謂一。且欲涵泳主一之義,不一則二三矣。至於不敢欺,不敢慢,尚"不愧於屋漏",皆是敬之事也。

  49、"嚴威儼恪",非敬之道。但致敬須自此入。

  50、舜孳孳爲善。若未接物,如何爲善?只是主於敬,便是爲善也。以此觀之,聖人之道,不是但默然無言。

  51、問:人之燕居,形體怠惰,心不慢,可否?曰:安有箕踞而心不慢者?昔呂與叔六月中來緱氏,閒居中某嘗窺之,必見其儼然危坐,可謂敦篤矣。心志須恭敬,但不可令拘迫,拘迫則難久。

  52、思慮雖多,果出於正,亦無害否?曰:且如在宗廟則主敬,朝廷主莊,軍旅主嚴,此是也。如發不以時,紛然無度,雖正亦邪。

  53、蘇季明問: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求中,可否?曰:不可。既思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求之,又卻是思也。既思即是已發。才發便謂之和,不可謂之中也。

  又問:呂學士言當求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如何?曰:若曰存養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則可,若言求中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則不可。

  又問:學者于喜怒哀樂發時,固當勉強裁抑。于未發之前當如何用功?曰: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更怎生求?只平日涵養便是。涵養久,則喜怒哀樂發自中節。

  曰:當中之時,耳無聞,目無見否?曰:雖耳無聞,目無見,然見聞之理在始得。賢且說靜時如何。

  曰:謂之無物則不可,然自有知覺處。

  曰:既有知覺,卻是動也,怎生言靜?人說複,其見天地之心,皆以謂至敬能見天地之心,非也。複之卦下面一畫,便是動也。安得謂之靜?

  或曰:莫是於動上求靜否?曰:固是。然最難。釋氏多言定,聖人便言止。如"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之類是也。《易》之艮言止之義,曰:"艮其止,止其所也。"人多不能止,蓋人萬物皆備,遇事時各因其心之所重者更互而出,才見得這事重,便有這事出。若能物各付物,便自不出來也。

  或曰:先生于喜怒哀樂未發之前,下動字,下靜字?曰:謂之靜則可,然靜中須有物始得。這裏便是難處。學者莫若且先理會得敬,能敬則知此矣。

  或曰:敬何以用功?曰:莫若主一。

  季明曰:昞嘗患思慮不定,或思一事未了,他事如麻又生,如何?曰:不可。此不誠之本也。須是習,習能專一時便好。不拘思慮與應事,皆要求一。

  54、人於夢寐間,亦可以蔔自家所學之深淺。如夢寐顛倒,即是心志不定,操存不固。

  55、問:人心所系著之事果善,夜夢見之,莫不害否?曰:雖是善事,心亦是動。凡事有朕兆入夢者卻無害,舍此皆是妄動。人心須要定,使他思時方思,乃是。今人都由心。

  曰:心誰使之?曰:以心使心則可。人心自由,便放去也。

  56、持其志,無暴其氣,內外交相養也。

  57、問:"出辭氣",莫是於言語上用功夫否?曰:須是養乎中,自然言語順理。若是慎言語不妄發,此卻可著力。

  58、先生謂繹曰:吾受氣甚薄,三十而浸盛,四十五十而後完。今生七十二年矣,校其筋骨,于盛年無損也。

  繹曰:先生豈以受氣之薄,而厚爲保生耶?夫子默然曰:吾以忘生徇欲爲深恥。

  59、大率把捉不定,皆是不仁。

  60、伊川先生曰:致知在所養,養知莫過於"寡欲"二字。

  61、心定者,其言重以舒。不定者,其言輕以疾。

  62、明道先生曰:人有四百四病,皆不由自家。則是心須教由自家。

  63、謝顯道從明道先生于扶溝,明道一日謂之曰:爾輩在此相從,只是學顥言語,故其學心口不相應,盍若行之。

  請問焉。曰:且靜坐。

  伊川每見人靜坐,便歎其善學。

  64、橫渠先生曰:始學之要,當知三月不違,與日月至焉,內外賓主之辨,使心意勉勉循循而不能已。過此幾非在我者。

  65、心清時少,亂時常多。其清時視明聽聰,四體不待羈束而自然恭謹。其亂時反是。如此何也?蓋用心未熟,客慮多而常心少也。習俗之心未去,而實心未完也。人又要得剛,太柔則入於不立。亦有人生無喜怒者,則又要得剛,剛則守得定不回,進道勇敢。載則比他人自是勇處多。

  66、戲謔不惟害事,志亦爲氣所流。不戲謔亦是持氣之一端。

  67、正心之始,當以己心爲嚴師。凡所動作,則知所懼。如此一二年守得牢固,則自然心正矣。

  68、定然後始有光明。若常移易不定,何求光明?《易》大抵以艮爲止,止乃光明。故《大學》定而至於能慮,人心多則無由光明。

  69、"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學者必時其動靜,則其道乃不蔽昧而明白。今人從學之久,不見進長,正以莫識動靜。見他人擾擾非關己事,而所修亦廢。由聖學觀之,冥冥悠悠,以是終身,謂之光明可乎?

  70、敦篤虛靜者,仁之本。不輕妄,則是敦厚也。無所系閡昏塞,則是虛靜也。此難以頓悟。苟知之,須久於道實體之,方知其味。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