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46回 岳鹏举上表陈情
却说高宗以齐兵已退,兀朮复归金国,乃赐御书止岳飞东下,且劳问眼目之疾。诏曰:敕岳飞:比屡诏提兵东下,今淮西贼遁,未有他警。
已谕张浚从长措置,卿之大军未可遽发也。如闻卿果以目疾为苦,不至妨军务否?近差医官疾驰往卿所看视。卿宜省思虑,慎服饵,安静调养。故兹亲笔,以示眷怀。故敕。
绍兴六年九月日付岳飞。
岳飞承诏。时人马已到九江,上疏欲乘机征剿,复取中原。
疏进,高宗复降御书嘉奖。诏曰:
敕岳飞闻:卿目疾少愈,即提兵东下。委身徇国,竭节事君,于卿见之,良用嘉叹。今淮西既定,别无他警,卿更不须进发,且回军鄂州屯驻。故兹亲诏,卿宜知悉。
故敕,绍兴六年九月日付岳飞。
岳飞接诏书读罢,叹曰:“今日不乘此机会取复中原,何时能雪君父之仇而安靖天下也耶!”正是奸臣误国,志士失心。
言罢泣下,因作《小重山》词一律题于壁云。词曰: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笼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绍兴六年九月下旬,岳飞复上表,乞终母服。表曰:草土臣岳飞札子奏:九月初五日,臣领兵至九江府,奉御书令臣领兵回鄂州屯驻。伏念臣孤贱之迹,幼失所怙。
鞠育训导,皆自臣母。国家平燕云之初,臣方束发从事军旅。但期尽瘁,不知有家。自从陛下渡江以来,而臣母沦陷河朔。凡遣人相继道路,始能搬挈得脱虏祸,因惊悸致疾,遂以缠绵。臣以身服戎事,未尝一日获侍亲侧,躬致汤药之奉。今者遭此大难,茶毒哀告,每加追念,辄欲无生。而陛下恩眷有加,即命起复提兵东下。今淮西既定,别无他警。臣重念为人子者,生不能致菽黍之欢,死不能终衰绖之制,面颜有靦,天地弗容。且以孝移忠,事有本末。如内不克尽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伏望圣慈矜怜余生,许终服制。取进止。绍兴六年某月日臣岳飞谨言。
岳飞表上,朝廷不允其请。
忽张浚遣吕祉入奏边事,高宗召进内殿。吕祉奏曰:“枢密近来措置边防,一应便宜行事就绪,因遣臣具奏以闻。”帝喜,顾谓尚书赵鼎曰:“朕可谓得人矣。今张浚治兵于外,甚得其宜,岂中原兴复有望乎。”鼎奏曰:“此非专出浚力,皆忠臣义士戴宋恩渥,齐愿报效所为也。依吕祉所陈,得非掩他人之绩而独居功于浚耶。”帝手诏遣吕祉于镇江奖渝张浚。吕祉领诏,至镇江见张浚。张浚问吕祉曰:“见君上曾有何语?“吕祉一一以赵鼎对高宗言白之。浚曰:“赵宰何以小觑我哉!”因怀恨之,每具表奏他事,则内语意微侵赵鼎。高宗遇览张浚疏奏,谓鼎曰:“他日张浚与卿不和,必吕祉所致也。”鼎奏曰:“臣初与浚同政事,蒙陛下恩宠井隆,犹如兄弟。因吕祉离间,遂尔睽异。今张浚成功,当使之展尽底蕴,维持国运。
浚当留,臣当去位。乞允臣骸骨归乡,此陛下之盛赐也。”帝曰:“卿志何以遽促哉。如的愿归休,须亦待召浚还议之。”即下诏召张浚回朝。张浚承诏,率师还自镇江,入见帝。帝曰:“召卿回,欲议赵鼎去就计。”浚奏曰:“赵鼎,国之元臣,多知旧政。陛下宜优诏留之以理朝廷。”高宗从张浚奏,遂寝其事。
十二月,集群臣复议迁都。赵鼎与折彦质请帝回跸临安,以据天下之胜,而击中原之望。张浚奏曰:“天下之事不倡则不起。三岁之间,陛下一再临江,士风百倍。今六飞一回,人心解体。乞乘胜攻河南,而车驾幸建康。进则可以恢复故疆,退则以示金人不敢来寇也。”又言刘光世沉湎酒色,骄惰不战,不可为大将,请罢之。赵鼎复执于帝前曰:“擒刘豫而得河南固易然耳,能保金人不内侵乎。且光世累世为将,将卒多出其门,今无故而罢之,恐人心不安。”浚不悦。高宗止从张浚所议,大驾幸建康;罢刘光世淮西宣抚使职,降为万寿观使,以其兵隶都督府,命吕祉节制之。赵鼎因与浚不合,求退益力。
帝允其请,罢知绍兴府。
却说通问使何藓还自金国,入朝高宗,以洪皓之书奏闻,高宗始知太上皇帝及太上皇后崩。帝得书,痛哭不胜情。下示诸臣曰:“朕不能奉太上皇帝生事之道,死不能尽终葬之仪,诚天地罪人也。卿等何以见议?“张浚奏曰:“太上皇帝既已崩矣,陛下须当尝胆图报,请遵以日易月之制成服,得以爰整干戈,驾征北漠矣。”高宗诏外朝从之,中宫仍循古礼,致丧三年。诏下,诸镇咸知道君皇帝及宁德皇后郑氏相继而崩,皆发奋思致复仇雪耻。百官齐上表请遵以日易月之制,惟知严州府事胡寅上疏,请致丧三年,乞上衣墨临戎,以化天下。帝览疏,欲遂终服。张浚奏曰:“天子之孝,不与士庶同。欲终三年之丧,必思所以奉宗庙社稷。今梓宫未返,天下涂炭,愿陛下挥泪而起,敛发而趋,一怒以安天下之民。”帝从之,乃命浚草诏,告谕群臣。浚又请命诸大将帅三军发哀成服,使中外感动。帝皆从之,随以王伦为奉迎梓宫使如金。次日,张浚上疏,乞求退位。疏曰:陛下思慕两宫,忧劳百姓,臣每感慨,的期誓歼敌仇。
十年之间,亲养缺然,爰及妻孥,莫之私顾。其意亦欲遂陛下孝养之心,拯生民于涂炭。昊天不吊,祸变忽生,使陛下抱无穷之痛,罪将谁执。念昔陕蜀之行,陛下命臣曰:“我有大隙于北,刷此至耻,惟尔是属。”而臣终隳成功,使敌无惮。今日之端,自臣致。乞赐罢黜,取进止。
疏上,高宗不许。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