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臺戰演義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卷一 劉將軍初勝倭奴 林觀察獎賞兵勇

 

  此卷先敘劉將軍一小傳,次敘臺灣地理,然後敘倭寇犯境之由,並割臺、賠費之議。此為一部「實紀」之大綱領也。非作書者筆法之妙,乃當時之實事也。

  邇來有天良者少,故敵倭奴所以難也。昔我國平定金川、伊犁、新疆等處,皆我兵所到,戰勝攻取,何等威功,只因各有天良耳。今倭寇肇釁以來,我國屢次敗北,民不安業,故有割臺、賠費之議,以禦倭奴狼饕之利心也,且息干戈而憐兩國生靈之塗炭也。若必以滅倭而後已,則我國十人敵彼一人,我國尚多萬萬耳,區區倭寇,又何懼哉!蓋天德好生,故不忍滅絕其種也。

  臺灣乃我東南一隅之地,割於日本,不足惜也。豈略(疑誤)劉公死據,與倭爭雄,此劉公忠勇性成也。如當時將領中有似此十之二、三人者,決不致任倭奴在盛京一帶猖獗之甚也。

  獅球嶺之戰,殺得「倭肉亂飛」,此四字真千古新奇之文,解千古中國之恨也。彼作者不曰「碎割倭奴」,不曰「遇倭亂剁」,不曰「凌遲處死」,不曰「戮倭萬段」,而曰「肉飛」,乃真筆法之活變也。「肉飛」者,言其酣戰之時,倉猝之際,劉軍所到之處,亂殺亂砍,而倭死無數殘片,片片隨風如飛也。此四字寫劉公對敵之妙、戰陣之趣,寫劉軍無退之志、攻取之勇,寫倭奴被殺之多、陣斃之苦,有無數情形皆從此「倭肉亂飛」發出,閱者思之。

  劉大將軍淵亭,廣西博白縣人。素諳韜略,有經天緯地之才;識者謂張良再世、諸葛復生。前在安南,百戰百勝。自法人擾我基隆,皇上特派將軍助戰。夫法人畏將軍,一司馬之畏臥龍也,遂求和好,永守前盟,而將軍亦以是鎮臺灣矣。

  臺灣物產繁多,地勢險峻,東西距五百里,南北距一千八百里;東界海,西界澎湖,南界海磯頭,北界基隆城,四面皆海,雖去北京東南七千二百五十里,實東南諸省之門戶也。故復派唐總統同參軍務。

  去歲(甲午)倭兵犯順以來,將不用命,要隘重地,拱手讓人。皇上大度,不忍生靈塗炭,俯允割地、賠費之議,於(乙未)四月初十日李伯行觀察到臺交割。李觀察聞臺灣兵民義憤可畏,遂與倭酋樺山氏到澎湖交割。樺山氏以為舊時類也,口出大言,唾手可得。不知有大不然者。

  十三日攻打臺北,唐總統部下兵變,遂棄臺北城池而走。倭兵上岸,擄掠財物,奸淫婦女,將總署、火藥局一切燒燬。其時轟擊之聲,震驚百里。此次之敗,實系淮軍等受倭奴之賄,囑為里應外合故也。倭奴一入臺北,據為己有,臺民不附己者搜殺殆遍。橫行逆取,慘不忍聞。

  劉大將軍聞臺北失守,警傳日至,屹不為動。吩咐諸將帶領二萬人馬,分遣各要隘扼守,並結番民數萬人,協力札駐險津。將軍自統大軍,由新竹上郡一帶進剿,殺斃亂軍四、五千人;抵基山與林軍兩下夾攻,將倭兵截往。敗下之亂軍竄入倭營,亂相踐踏。劉軍合同林軍,奮勇大戰半日許,斬殺倭奴三千餘人,傷者一千餘人。倭奴帶敗殘倭兵遁逃。

  十四日,倭酋又帶領倭兵三千餘人,自臺北分為兩隊。一由恆春後背進攻各海口,擋住劉軍,一進攻基隆。又另派千人,暗渡三貂嶺上岸,從僻路進發。一聲砲響,三面環攻。臺兵始則踴躍對壘,繼則兵薄勢微,首尾不接。淮、廣等勇,反戈相向,以致潰敗,基隆陷沒,獅球嶺亦被占據。

  林觀察聞警,仰天大哭,激勵將士,整齊隊伍,統帶勇敢善戰之兵五千人,扼守八堵。星夜分二隊而進,將獅球嶺圍裹數重。倭人將欲喘息,忽聽連珠炮響,急相分兵抵禦。臺兵勢如潮湧,猛攻前進。自午至酉,倭人屍橫遍野,倭肉亂飛,拋棄槍械,敗北東遁。臺軍將士鼓勇追殺。直至基隆倭人大隊接應,臺兵始拔隊而回,克復獅球嶺。是役也,陣斬倭奴千餘人,擒住倭酋一名,奪獲軍裝、槍砲、餉糈、洋銀無數。林觀察即將銀洋如數獎賞兵民,密授機宜,各歸隊伍。餘詳二卷。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