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海上見聞錄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卷一

 

  阮旻錫撰甲申,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

  三月,北京陷,崇禎亡。

  五月十五日,誠意伯劉孔昭、司禮監韓贊周等立福王(諱由崧,神宗之孫)於南京,改元弘光。

  兵部尚書史可法請督師(江)北,鳳陽總督馬士英入專國政。

  封福建總兵鄭芝龍南安伯,賜蟒衣。乙酉,順治二年、南京弘光元年。

  封鄭鴻逵為靖虜伯。

  清兵破楊州,史可法死之。

  清兵五月渡江,弘光走至蕪湖,降將劉良佐擒解豫王。

  總兵扼江,鄭鴻逵、鄭彩擁舟師不戰,走還閩;至浙,於江口逢唐王(諱聿鍵),鴻逵奉之至福州。巡撫張肯堂、巡按吳春枝(原刊為枝春)、吏部黃道周、南安伯鄭芝龍等會議監國。鴻逵固請正位。以閏六月十五日即位,改元隆武。起曾櫻、何吾騶等入閣辦事。晉封芝龍(為)平虜侯,尋封平國公;鴻逵為定虜侯,尋封定國公;芝豹為澄濟伯;鄭彩為永勝伯。以平國公長子森賜國姓,改名成功,封忠孝伯。

  賜姓以天啟甲子七月十五日生於日本國,母顏氏。至七歲遣人取回。有志讀書,聰敏不群。年十五,補南安縣學廩生。

  封平國公部將施天福為武毅伯,洪旭為忠振伯,林習山為忠定伯,張進為忠匡伯,陳輝為忠靖伯;定國公部將陳豹為忠勇伯,林察為輔明侯。

  以鄭鴻逵為大元帥出浙東,鄭彩為副元帥出江西。既出關,疏言缺餉,逗留如故。於是黃道周請募兵江西,隆武為給空劄百函為行資;為清兵所獲,送南都,不屈,與中書賴雍、蔡繼俱死之。

  八月,隆武詔至粵,有靖江王者稱監國,不奉詔;總制丁魁楚、巡撫瞿式耜擒送至閩,斬之。

  原任山西僉事鄭之尹之子鄭遵謙與張國維、陳函輝、熊汝霖等迎魯王於臺州為監國,駐紹興。遣都督陳謙奉書至閩。謙前齎南安伯敕印與平國,因相善,平國邀之。及陛見,啟函稱「皇叔父」,不稱「陛下」,隆武怒。御史錢邦芑密勸隆武殺之。夜半,內傳行刑,倉卒不及救,平國痛憤甚。先是,平國已密遣人通內院洪承疇、御史黃熙胤;至是,又微聞監國錢塘信息,乃稱缺糧餉,檄守將施天福回;而閩兵無糧,逃散不守矣。

  丙戌,順治三年、海上稱隆武元年。

  三月,清貝勒王駐兵錢塘北岸。

  五月,江上兵潰。

  六月初一日,清兵渡江,江潮不至。方國安、馬士英欲獻監國為投降計,遣人守監國;守者病,乃得脫,逃上海舶。督師張國維、興國公王之仁、兵部陳函輝、大學士朱大典俱死之。方逢年、方國安俱投降。馬士英逃至臺州小寺,清兵搜獲後,與方國安父子方逢年俱斬於延平城下,家眷給賜兵丁。阮大鋮既投降,過嶺自投崖死,仍命僇尸。

  將移關,守將陳秀、郭曦投降,而仙霞無一守兵矣。隆武於八月定計幸贛,未至,曬龍鳳衣,陳謙之子率數十騎追至,遂及於難。

  九月,清兵至泉州。芝龍退保安平鎮。貝勒令泉紳郭必昌招之。芝龍以洪、黃之信未通,未敢迎師。貝勒與之書,略曰:『我所以重將軍者,以將軍能立唐藩也。且兩粵未平,今鑄閩粵總督印以相待』。芝龍得書大喜。賜姓力諫不聽。

  十一月,芝龍至福州見貝勒,置酒甚歡。夜半挾之北去,從者皆不得見。至京,封同安侯。丁亥,順治四年;是歲桂王即位於肇慶,改元永曆。

  初,芝龍撤兵,密諭賜姓,欲與俱往見貝勒;賜姓不從。定國陰令逸去。至是,率所部入海。芝豹獨奉母居安平鎮。鄭彩率舟師至舟山,迎監國魯王南下。魯王封鄭彩為建威侯,尋晉建國公;其弟鄭聯為定遠伯,尋晉侯。鄭彩及閣部熊汝霖進取福寧州,諸縣響應,遂入興化府。熊閣部鼓舞起義,諸起義者皆未給劄,兵至數萬,多烏合;鄭彩謀奪其權,雖與之結姻,忌之,乘舟遣兵攻其舟,並全家殺之。於是義兵憤怒解體。時義兵所在蜂起,汀、邵並亂;據建寧,閩郵為之阻。

  夏,京中命王大人、陳錦、佟國器、李率泰督兵至,破建寧,屠之;所失州縣盡復。

  鄭彩至海壇,復為鄉兵所敗,遂同魯王至廈門。時鄭聯亦糾合浦南橋義兵楊重等攻入漳浦縣,以龔有楨為縣令。然未幾縣破,有楨被執不屈,被剮。

  鄭聯率義兵攻海澄縣,然見敵騎即走,爭舟墜水死者甚多。

  平和縣曾慶等與詔安等處義兵立德化王慈燁,據將軍寨,陷大昌,攻順昌、將樂,皆為清兵所敗。

  隆武之亡,舊相蘇觀生、何吾騶遁回廣東,與布政使顧元敬於十一月立隆武之弟聿■〈金粵〉為監國,年號紹武。

  十二月,清總兵李成棟率兵襲廣城,副將杜永和襲紹武,並周王、益王、遼王等盡殺之。蘇觀生從死。吾騶、元敬皆降。

  福省既陷,兩廣總督丁魁楚與廣西巡撫瞿式耜會議監國。式耜首言永明王(諱由榔)賢,且為神宗嫡孫,應立;乃桂王之子,初封衡陽,以寇亂徙梧州,會桂王薨,以■〈糸袞〉絰中於十月十四日監國。改元永曆,以肇慶府署為行宮。以魁楚,呂大器為大學士,以式耜為吏部侍郎兼閣學,掌詮事。封總兵陳邦傅為思恩侯,尋晉慶國公(後廣西破,投誠,率兵追永曆,為李定國所擒,父子俱死)

  時賜姓謀舉義,而兵將戰艦百無一備,往南澳招募。聞永曆即位粵西,遙奉年號,自稱「招討大元帥罪臣」。有眾三百人,於廈門之鼓浪嶼訓練;委黃愷於安平鎮措餉。識者知其可與有為,於是平國舊將咸歸心焉。即以洪政、陳輝為左右先鋒,楊才、張進為親丁鎮,郭泰、余寬為左右鎮,林習山為樓船鎮,進兵攻海澄。紮祖山頭數日,援兵至,洪政中流矢,與監軍楊期潢俱死之,遂退兵入粵。會定國公進攻泉州,列營於桃花山。清提督趙國祚率數百騎衝營,張進、楊才迎戰。定國遣林順夾攻,大破之。別遣水兵破溜石砲城,斬參將解應龍,軍聲大振。泉紳郭必昌之子顯欲為內應;國祚知而斬之,滅其家,並擊(?)故相黃景昉等。國祚酷虐,泉民不敢喘息。至漳州,王進遣兵來援,圍解。戊子,順治五年、海上稱永曆二年。

  閏三月,賜姓攻同安。清守將廉印(郎?)與知縣張效齡俱遁,遂取之。

  七月,陳、佟、李援師至,遂攻同安城。八月,城陷;鎮將邱晉、林壯猷全軍盡沒,知縣葉翼雲、教諭陳鼎死之。屠其城,殺五萬餘人,「同安血流溝」之讖應焉。先是,同安諸生陳姓者,綽號泥鰍,回至羅漢山中,所稱「生閻羅」者授以片紙云:『泥鰍死半途,同安血流溝,嘉禾斷人種,安平(海?)成平埔』。陳生果至小盈嶺而死。是後,凡獲滿兵,輒斷掌放回以應之。然後來安海城竟拆毀,而廈門竟遷空無人歷一紀云。

  是歲大飢,賜姓及建國公鄭彩各發兵民船至高州糴米;為思恩侯陳邦傅所轄,賜姓船免餉,餘照丈尺徵糧。船有千餘,多是民船。閩中斗米近千錢。

  時,海上藩鎮分駐於各島。監國魯王別將平夷伯周崔(原刊為鶴)之、閩安侯周瑞、定西伯張名振、總兵阮美等守舟山至沙埕,鄭彩、鄭聯等守廈門。令定國公鄭鴻逵守安平之白沙,使其將陳豹守南澳。賜姓駐廈門,以親丁三百人遣其故錦衣衛鄭芝鵬護家眷。使張進守銅山所;太子太師鄭香守海澄之石尾,有眾數千人,後為清兵所破,二子鄭廣、鄭海死焉。然糧餉缺乏,取之民間;而鄭彩營將章雲飛等擾民尤甚。定國公遂率舟師至潮州,隨地取餉。己丑,順治六年、海上稱永曆三年。

  廣東提督李成棟反正,迎永曆。

  於是永曆有船使令,以為恢復在即,詔各勳鎮考試諸生赴廣省進場。賜姓遂送考生員葉后詔、洪初闢等十餘人同黃志高賫本赴行在。舟至潮陽,遭風飄壞。餘人不能達,獨黃志高至粵。詔以志高為兵部職方司主事,使監賜姓軍,命以舟師進取南都。其後賜姓入長江,承此詔旨也。詔使並賫秦王孫可望告示一張,其文云:「秦王告諭天下」;中間敘『湖廣殺敬謹王、四川殺八固王之捷,入滇擒逆黔父子』云云。又檄文一冊,中有云:『恢復兩京者准封公,一省者封為侯,四府以上者封為伯;今無尺土之功,而擅封五等之爵』云云。又有定西王李定國告示一張,其文云:「西寧王奉秦王令旨」;中間敘『破廣西定南王孔有德焚死之捷』云云。

  清鎮守漳浦副將王起俸密赴軍門納款,謀洩,棄家由龜鎮至銅山投見。賜姓授以都督同知,掛「統練將軍」印,令管北標將。

  十月,賜姓舟進雲霄港,由白塔登岸,分道並進。雲霄港守將張國貴迎戰,為左先鋒部下副將施顯敗死。進軍攻城,中軍姚國泰拒守;城破,國泰身被重傷,獲之,令醫治送軍前收用。遂進攻詔安,紮營龍峰、磁灶等處。令中衝鎮柯宸樞、援剿左鎮黃廷、右衝鎮洪習山等守盤陀嶺,以遏漳援。漳鎮王邦俊、副將王之剛等調集各縣守兵,合攻盤陀嶺。是日大霧,諸軍各不相顧;柯宸樞同其弟中軍宸梅俱戰死。

  十一月,賜姓解詔安圍,督兵由分水關入潮州,抵黃崗。時潮屬多土豪擁據,三吳壩有吳六(原刊為大)奇、黃崗有黃海如、南洋有許龍、澄海有楊廣、海山有朱堯、潮陽有張禮、碣石有蘇利等。時武毅伯施天福同黃海如說成功取潮陽,資其富饒,且近海口,有海門所、達濠浦可以泊舟,通運糧米。但須由南海鱟灣過達濠浦,方可至縣,恐許龍、張禮為鯁耳。成功遂令移兵南洋。許龍迎戰敗走。漢陽舊將陳斌來歸,授後勁鎮。楊廣、朱堯等降。遂移兵鱟灣,張禮拒敵;立破其兩寨,禮乞降。命援剿右鎮黃山督諸軍駐靖海衛,攻南山寨,破之。成功遂於揭陽會定國公,帶張禮往見;定國公夜沉之於水,成功悔之(成功即賜姓)。庚寅,順治七年、海上稱永曆四年。

  先是,清兵破湘潭,何騰蛟被殺;破南昌,金聲桓赴水死。二月,破信豐,李成棟沒於陣。永曆皆追贈王爵,抆淚親祭。及報南雄不守,遂移德慶,抵梧州。榕江兵潰,桂林陷,瞿式耜、張同敞死之。

  三月,成功至潮陽,知縣常鳳出迎,令洪旭駐鎮。楊才攻破平和縣,屠之。陳斌破獅頭寨,寨主黃亮釆降。楊才病故,林勇代為右先鋒,征蘇利陣亡。

  四月,移兵揭陽。定國公言新虗寨不服,攻之;用龍熕擊入其城,遂降。先是,海中放光,定國令人沒水求之,得大砲夾兩龍熕為耳,用船車出之,號龍。所擊無不催破。後國軒用以攻泉城,火引不發,鞭之,口遂裂,城竟不破。

  潮州守將郝尚文(久?)引馬步數千來援,成功令其下迎敵。陳斌躍馬入陣,獲其中軍陳祿。眾兵繼進追殺,尚文(久?)僅以身免。

  五月,詔安九甲義將萬禮來附。

  六月,遣兵攻蘇利,不克。蘇利據碣石衛,後平南王發兵討之,被殺。

  成功議攻潮州。陳斌進曰:『潮郡東西環溪,只一浮橋通漳大路,必須斷橋以絕援兵,然後移紮西南攻圍』。從之。尚文(久?)出兵戰敗,浮橋、石橋一齊焚燬;進兵三面攻擊。漳州援兵至,久攻不下。會暑,士卒多病,乃退兵潮陽。

  黃亮釆復叛,攻行營。甘輝迎擊,斬其父子,兵始散去。

  成功殺定遠侯鄭聯,並其軍。建國公鄭彩逃於南海,將佐多降。

  十一月,成功至潮陽。提塘黃文自行在來報,稱有旨詔成功入援。

  時平南王、靖南王率滿、漢兵數萬來,次復廣州,西寧王望海兵救援甚切。

  閏十一月,成功令各鎮兵在船聽令,南下勤王。時陳斌與施琅不睦,遂逃據潮州投誠。

  黃海如在達濠浦欲叛,令林習山致之死。

  十二月,成功抵揭陽,與定國公議欲南下。定國回廈門。辛卯,順治八年、海上稱永曆五年。

  正月,成功至南海。以蘇茂為左先鋒代施琅。至白沙河,颶風大作。至天(大?)星所,殺退思訓援兵,攻其城,下之。

  閩撫張學聖同提督馬得功集各處民兵及船攻廈門。鄭芝鵬怯懦,載輜重下船。得功將數十騎飄至五通,遂登岸。阮引不戰而逃,百姓哭聲震天。成功董夫人倉皇落水,有居民負之登舟。是夜亂兵焚燬店舍,火光燭天。前大學士曾櫻在城中,家人掖之出城;公不從,夜自縊。公之門人阮旻錫聞之,與僧文臺及同門陳泰共議;天未明,文臺以僧龕抬公屍至僧歷灣下船,付其家人。鄉之紳士副憲王公忠孝以己所置壽棺斂之,而前司馬盧若騰、副院沈佺期、樞部諸葛倬等皆視斂。後兵部主事劉玉龍疏輔臣從容就義事;奉旨:『曾櫻身死經常,允宜優恤。追贈光祿大夫上柱國太師,謚文忠,賜祭葬。蔭一子中書舍人、一子錦衣衛百戶,世襲。其門人知縣陳泰冒險負屍,積勞殞歿,著贈鴻臚寺少卿』。

  三月初一日,清撫院張學聖同興泉道黃樹渡海,見島嶼孤懸,波濤環繞,驚為絕地,即先引回;令知縣張效齡安撫居民。初四日,馬得功行牌於各鄉居民,意欲據守。初八日,會定國公舟師至,截港圍之。命鎮將楊抒素登圓簹港與戰,互有勝負,副將吳■〈孛殳〉戰死。施琅率陳壎、鄭文星百餘人登廈門港與戰,敗之;得功幾為所及。於是得功求過海;張撫院差人至安平,挾平國太夫人囑定國公以船載馬得功三百餘騎及餘兵盡回。先是,定國公差都督鄭德、翼將周全斌等到天(大?)星所,報稱馬得功陷島,請賜姓回師;乃於四月初一日到浯嶼,得功已渡海二日矣。賜姓怒甚,不許諸親與定國相見。定國移紮於白沙。初十日,賜姓駐廈門港,議失守功罪。先賞施琅花紅銀二百兩、陳壎銀一百兩。斬鄭芝鵬及阮引等以徇眾;何德綑責,藍登免罪。軍士皆踴躍歡呼,銳氣百倍;以家在島上,人口遭其搶掠,得洩其憤故耳。命忠振伯洪旭管理中左(原刊為右),參軍潘庚鍾追鄉紳助餉銀。潘為之加派,搜掠一空。

  詔安、平和二縣俱復。

  定西侯張名振、平夷侯周崔之、英毅伯阮駿等自舟山來歸,俱授水師鎮。

  海澄守將郝文興密約納降。壬辰,順治九年、海上稱永曆六年。

  正月初二日,賜姓督師至海澄港,潮大漲,直至中權關下。郝文興開城率將士出降,授前鋒鎮,掛印。以參軍黃維璟知縣事。

  初十日,進兵江東,遣各鎮攻長泰縣。至溪西,擊敗漳城援兵。二十三日,援兵至,復敗之。二月初二日,遊兵營吳世珍奮勇登城,被砲擊死。賜姓令火器營何明鑿地道,用地雷以擊其城。三月初三日,報總督部院陳錦督馬步兵數萬來援,已紮同安縣。初十日,地雷發,不及城而止。是日,遂移兵九江東。陳錦安營於牛蹄山,相去五里。十三日,親來衝營。賜姓率眾將迎擊之;陳錦大敗,棄營盤而走,全軍俱覆,失衣甲、馬匹、輜重不可勝計,遂奔回,紮營於同安城外,被其家丁庫成棟所刺來歸。賜姓賞其功,以其弒主,陰令殺之。長泰縣清守將楊青棄城而走,以參軍馮澄世知縣事。以甘輝為中提督、黃廷為前提督、黃山為後提督。

  四月,進圍漳州。賜姓紮南院。五月清浙鎮馬進寶(號金衢馬)率兵來援,縱其入城;復同王邦俊從東門出戰,敗回,遂攖城固守而不敢出。諸軍攻圍數月,不下。時張名振以地方事(?),陞萬禮為前衝鎮、副將陳朝為右衝鎮。賜姓移師金門後浦,紮營操練。

  施琅前在南澳,兵付蘇茂代將,意回日必復任;賜姓不與,遂請為僧。賜姓諭令以舟募兵,許授前鋒鎮。偶有親兵逃亡,賜姓拔為親隨,琅將曾德捉回立斬之,賜姓怒而不發。二十日,傳令諸將在船聽令;遂令右先鋒黃廷執施琅及忠定伯林習山,拘在船中,令副將吳芳看守。琅家人著人假稱賜姓令箭,調回審究;吳芳即同登岸。至草灣,琅即將吳芳及押人打倒脫走,逃於山穴中兩日夜,往投蘇茂。茂密以小舟載之渡海,依澄濟伯。賜姓怒甚,欲斬林習山,未果。殺吳芳妻子,令芳跟尋。二十一日,殺施琅之父及其弟顯。以戎旗中協林勝為援剿左鎮。

  二十□日,賜姓督兵入漳州地方。二十七日,大破漳鎮王邦俊兵於磁灶。

  六月,回師。舊將黃興來歸,授中權鎮;黃梧來歸,授副將。以監督陳六御為北鎮營騎兵。

  九月,賜姓督師入漳浦地方。王邦俊來援,復大破之;追至龍井,降其將卒數百人而還。

  李長病退,以黃昌為戎旗鎮親隨營。

  十一月,清提督楊名高自福州率步騎來漳應援。賜姓逆之於小盈嶺,大破之,追至馬厝港,名高僅以身免。騎兵營楊祖為首功,掛印,陞營為鎮。

  十二月,舊將陳堯策前投清,同清將協守漳浦;至是獻地納降,以為護軍前鎮,照舊鎮守。以參軍林其昌知縣事。議築鎮門象鼻山,截溪流不得入海,欲以灌城;而奔流迅急,堤不得合,費工甚鉅,罷之。賜姓不攻城,築長圍困之,使其糧盡自降。而城中兵,盡括鄉紳富室百姓之粟。城中食盡,民相枕籍餓死,甚至殺人為食,至有婦人群聚擊男子而分食其肉者;毋論鼠雀及樹根、木葉、水萍、紙皮之屬盡食之。稀粥一碗,價值四金。自四月至十月,城中死者十八、九。後清署守道周亮功收髑髏,凡七十三萬有奇;焚埋於東門外,名之曰「同歸所」。築庵其上,勒石記之。城外死者骸骨無數,不與焉。

  五月,福省集水師數百隻來攻廈門。賜姓令陳輝督水師御之,遇於崇武所。清舟師敗績,棄船登岸而走。

  九月,清總兵固山金勵領浙直八旗滿、漢兵共萬餘,入閩來援。至泉州,駐紮養馬。二十六日,賜姓解圍;退紮古縣,據險以待。固山由長泰縣入漳。

  十月初二日,固山率滿騎來衝營。是早西北風盛發,火箭、火砲皆被風打回,對面昏黑;滿兵乘煙衝突,諸將潰散。賜姓退紮海澄。後提督黃山、禮武鎮陳俸、右先鋒廖敬、親丁鎮郭廷、護衛右鎮洪承寵皆戰歿。癸巳,順治十年、海上稱永曆七年。

  二月,賜姓駐廈門,遣前軍定西侯張名振等率水軍恢復浙直州縣,並遣忠靖伯陳輝等齊入長江。

  四月,金固山調集水陸官兵船隻,欲攻海澄。賜姓遣水師左軍林察、右軍周瑞、後軍周崔之、阮駿、黃大振等前往堵截。後遇颶風,飄入興化港,被獲;至鄭、賈來議撫,始放回。二十八日,金固山紮營楓山頭。

  五月初一日,賜姓至海澄,錮兵守禦。以前鋒鎮郝文興、戎旗鎮王秀奇、護衛前鎮陳堯策守鎮遠寨,前鎮衛萬禮幫鎮遠寨。又以前提督黃廷、中提督甘輝守關王廟前木棚,連接振遠樓。賜姓駐紮天妃宮,親行督戰。初四日,金固山率步騎數萬紮營天妃宮前,安大小銃砲數百號,日夜連擊不停。木柵崩壞,官兵多被擊死。初五日,後勁鎮陳魁、後衝鎮葉章各率精勇數百,合力乘砲煙衝進,遇砲銃齊發,葉章被銃擊死,陳魁打傷左足。賜姓令收兵固守。以周全斌管後衝鎮,楊正管後勁鎮。清兵攻擊兩晝夜,營壘隨築隨壞。賜姓率諸將上敵臺觀望,張蓋而坐。清兵見之,砲火齊發。甘輝翼賜姓下臺,而位隨擊碎矣。鎮遠寨新築籧篨,崩壞如平地,軍士無可站立;賜姓令掘地藏身。令神器鎮何明率洪善將火藥就夜分掘埋溝邊,藥心相續,候令而發。初六日黃昏,滿兵火砲、火銃連夜不絕,直至五鼓。放火砲兵頭疊、綠旗兵二疊,滿兵填濠攀柵而上;兵皆穿重鎧,刀不能傷。城上俱持大斧擊之;墜則後列者乘其屍而登。三疊滿將鋒擁齊進,銳不可當。天色漸明,滿兵大半過河。遂暗發地砲,煙燄蔽天。過河者一砲盡死;其未過河者,甘輝截擊之,擒斬無遺。金固山精銳盡喪,連夜逃回。十二日,賜姓回廈門,於教場設宴,犒諸將士。論功行賞:以忠孝伯印付甘輝,輝不敢受。以擅離海澄城,殺知縣黃維璟及不用命軍士二人。著監督池士紳以蠟丸齎帛疏,由陸路詣行在,敘方曲破總鎮王邦俊、小盈嶺破提督楊名高、江東橋殲總督部院陳錦、海澄敗固山金勵之功。行在遣兵部主事萬年英齎敕晉賜姓漳國公,封延平王。賜姓拜表辭讓,差監督張自新同萬兵部由水路詣行在回奏,以海澄破邊功請封各鎮爵賞。後永曆以帛詔甘輝為崇明伯、黃廷為永安伯、萬禮為建安伯、郝文興為祥符伯、王秀奇為慶都伯、參軍馮澄世太僕寺卿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築海澄城,所屬地方每家各出民夫一名。城高二丈餘。舊有五都土城連而為一,皆用灰石砌成,並築短牆,安大小銃三千餘號。周圍環以港水,巨浸茫茫,外通舟楫。內積米榖、軍器。據潮州之咽喉,與廈、金二門相為表裏,以為長守之計。命馮澄世督其工。

  六月,賜姓以金固山回京,遂督舟師南下,進攻鷗汀壩。鷗汀在潮州港口,其民強悍;有船百餘隻,加十八槳,水上如飛。遇大船以繩絆其舵,牽之入港;小船即攻殺之。海舟至潮者,往往被其劫掠,殺害甚多。賜姓至,攻其城。楊廣亦以兵來會。城厚而堅,從辰至午,攻打不下。賜姓被飛彈微傷足踝,遂退兵。次日,至華平貴嶼寨,入納榖,遂抽兵下船。

  李定國差人致書。其書曰:「西寧王致書國姓大將軍麾下」;言當同心協力,約以舟師直取江南也。

  同安侯在京,遣家人李德稱有詔書封賜姓為海澄公。

  九月,京中遣內院學士葉成格、理事官阿山同賜姓弟內侍下(音蝦)渡舍、蔭舍賫四府安插兵眾敕至。十九日,李德、周繼武先到廈門。賜姓知先剃髮後受詔,只令周繼武持啟往請。二十四日,葉、阿二使到泉。

  十月,賜姓發渡舍回泉復二使,約到安平鎮相見面言,先受詔而後剃髮。十七日,二使至,賜姓設帳供於報恩寺。二使只就布棚安供詔敕,賜姓不肯受敕。二十日,二使回泉州。二十九日,二使促渡舍、蔭舍等並顏夫人回京復命。撫事不成,遂置同安侯於高牆、戍澄濟伯於寧古塔。

  遣輔明侯林察、閩安侯周瑞、戎旗鎮王秀奇、左先鋒蘇茂統陸師,率五鎮營官兵、戰船百餘艘南下勤王。差效用官林雲璿奉勤王表詣行在,並持(原刊為特)書知會西寧王。

  十一月,漳州千總劉國軒同魏標、朴世用以總鎮張世耀新任,兵卒未協,遣人來(約)期獻城歸降;賜姓遣洪旭、甘輝、林勝、戴捷等往。

  十二月初一夜,直至南門,掛雲梯。國軒令人牽引而上。張世耀倉卒不知所為,乃降;知府房星曄、理刑王元衡、知縣周瓊等俱降。洪旭入城安輯。初四日,賜姓抵漳,以劉國軒為護衛後鎮、魏標為火武營、朴世用為水武營、張世耀軍前任用,委戴捷鎮守。長泰縣守將楊青來降,諸屬縣皆降。

  賜姓遣諸將徇泉州諸屬縣,皆下之。惟府城為副將韓尚亮堅守。乙未,順治十二年、海上稱永曆九年。

  正月初五日,攻破仙遊縣,焚殺甚慘。明兵部尚書唐顯悅之子,乃賜姓之姻家、世子經之外父,死焉。

  二月,設立六官,以潘庚鍾為吏官、洪旭為戶官、鄭擎柱為禮官、張光啟為兵官、程璠為刑官、馮澄世為工官。設協理各一員、左右都事各二員。以常壽(原刊為爵)寧為察言官,掌六卿印。鄧會、張一彬為正副審理。設儲賢館,以前取考試諸生洪初闢、楊經、阮旻錫、陳昌言、陳鵬羽、楊芳、葉儒羽、呂鼎、陳繼明、林復明及薦舉薛聯桂、鄧愈等充之。設育冑館,以死事諸將及侯伯子弟林維榮、柯平等充之。

  改中左所為思明州,以薛聯桂知州事。

  四月,以郝文興為左提督,萬禮為後提督,王秀奇改為右提督,林勝代為戎旗鎮,黃昌為援剿左鎮,黃梧為前衝衛。

  築丙州新城。

  五月,總督南征林察、周瑞、王秀奇、蘇茂等班師回,稱西寧王戰敗退梧州,應援不及。賜姓大怒,降責有差。

  委戶官洪旭任水師右軍,以吏官潘庚鍾兼管戶官,加都事吳慎為協理佐之。

  賜姓以撫局不就,分兵與定西侯張名振、忠靖伯陳輝等會師入長江,搗其腹心。以水師右軍洪旭為總督,以原北鎮陳六御為五軍戎政,總制六師,率兵北上。

  京中遣庶子王統率八旗滿兵及漢軍約有三萬入閩,先撥前鋒滿騎到省。賜姓盡抽福、興、泉之兵回漳;各屬縣城悉墜之。

  以儲賢、育冑二館諸生監紀諸鎮,每月紀其功罪,彙冊上報。設領兵中軍二員,臨陣督戰,以候缺將為之。又設餉司一員,後監紀兼之。

  六月,墮(原刊為墜)漳州城及各屬縣。

  賜姓會諸鎮兵於漳之東門外蓮花浦合操,親自教演。月終,乃撥各鎮出征。

  七月,以中提督甘輝為正總督、右提督王秀奇為副總督,率二十鎮北上,與忠定伯林習山、縣制陳六御相機而行。以前提督黃廷為正總督、後提督萬禮為副總督,率二十餘鎮南下。

  八月,前提督黃廷等入揭陽港,紮營桃花山。清潮州守將劉伯祿率兵來援,大破走之,擒其中軍將,斬殺甚多。二十四日,劉伯祿復集吳六奇及惠州兵列營鷹嘴埔。左戎鎮林勝揮兵渡濠至,斬木柵,攻破其營,擒其副將。諸鎮將乘勢追殺,遂進揭陽城。忠勇侯林察自南澳率師來會,運大銃、築土山攻之;清守將、知縣棄城逃去。並取普寧縣,進添各鄉寨米。

  中提督甘輝等北上阻風,就溫、臺二府取糧。臺州總鎮馬信欲降,忠振伯遣人招之。風順,遂發舟山,未果。

  九月,左提督祥符伯郝文興病故,賜姓親臨祭奠,厚恤其家。

  清庶子王至福州,調集本省綠旗馬步一齊進發。賜姓令思明州居民搬移過(原刊為邊)海,官兵眷口搬住金門、鎮海等處,空島以待。庶子王至泉州,駐紮東嶽廟。

  十月,賜姓調回左戎鎮林勝守思明州。

  甘輝、洪旭等至舟山,由岑江口登岸。州守以兵迎戰,敗走,遂進兵攻城。陳總制遣監督李化龍入城招降,清鎮守副將巴臣功遂開城投順。張名振等出自長江來會。清定關守將張鴻德棄家來奔,授前鋒鎮。

  十一月,賜姓差監督李長至舟山調兵北上。師回,以總制陳六御督定西侯張名振、英毅伯阮駿等鎮守舟山;委林勝鎮守海澄,王元士知縣事。林其昌失入人罪,革職。

  十二月,甘輝引巴臣功等入見,即授驍騎鎮,改名臣興。

  洪旭入臺州港馬信棄城帶兵馬揭眷來歸,賜姓即授中權鎮,掛「征□(虜)將軍」印。丙申,順治十三年、海上稱永曆十年。

  正月,清平南王尚可喜撥騎兵同潮鎮劉伯祿來復揭陽,離城西二十里安營。左(原刊為右)先鋒蘇茂統五鎮守西門,隔港據橋;橋外即平埔。時平藩兵即以數百騎挑戰,鎮兵追之即走。是日援剿右鎮黃勝、殿兵鎮林文燦、左提督黃梧在埔上操兵,平藩兵大至。蘇茂欲出兵迎戰,金武營郭遂第諫,以為橋狹難於進兵,不聽。進戰大敗,惟遂第兵先抽過橋無失;餘皆自相踐踏,擠橋墜港。黃勝、林文燦皆死於橋下,兵死者凡五千餘人。清兵過橋,拆毀營盤,直逼城下。前提督黃廷在東門出兵接戰,清兵乃退。報至,賜姓命五軍總制張英再督戰,期下潮。清兵截港而營,難於攻擊,而各土堡堅守不納榖。

  二月,賜姓差兵官張光啟入揭陽察戰敗情形。調蘇茂、杜輝、黃梧等回思明州。令黃廷、林勝及各鎮下廣,探聽行在消息。

  三月,前軍定西侯張名振於正月病故,令陳六御兼管前軍事,令水師前軍阮駿專守舟山。阮駿報稱定關造船五百隻,欲攻舟山,請撥兵防護;賜姓即遣馬信、張鴻德等督師北上協防。

  四月,清庶子王弔各灣船隻,令泉州城守韓尚亮統率,出泉州港。賜姓令諸鎮出圍頭迎擊。援剿左協王明銃擊沉清船一隻。信武營陳澤等乘勢追殺。忽颶風大作,諸鎮舟收泊圍頭。清船被風壓下,有收入圍頭被獲者,有飄入青嶼、金門登岸乞降者,有飄至外洋黃海者,得收回泉港者不有一隻。由是不敢渡海。

  五月,黃廷等至碣石衛,兵皆無糧,逃亡走散;遂回師。

  六月,至思明州。賜姓議揭陽喪師罪:斬左先鋒蘇茂;杜輝綑責,黃梧記責,照舊管事圖贖。以周全斌為左先鋒鎮;金武營郭遂第改名華棟,為後衝鎮;撥黃梧守海澄縣。

  二十二日,黃梧同副將蘇明據海澄降清。黃梧在揭陽,亡其鐵甲兵三百餘名,窘於賠補,而廈門住屋又為定國公迫取,故得揭陽而叛。蘇明乃蘇茂之堂弟。清封黃梧為海澄公,鎮漳州;蘇明授精尼奇呢哈哈番,召至京為內大臣。後黃梧請發鄭氏祖墳、株求鄭氏親黨、陷五大商,漳、泉之民大遭厥禍。賜姓令甘輝、林勝、洪旭等各鎮兵前往攻復;清兵已入城,惟五都土城為副將林明及領兵康熊所守。遂搬米粟、兵器下船,計濯城所貯糧二十五萬餘石、軍器銃砲及各將領私積無數。拔林明為右戎旗鎮,拔康熊為左戎旗鎮;領兵中軍;逮兵官張光啟、兵都事黃璋下獄,以其附同黃梧瞞借楊琦衣甲軍器應點之罪,又驚挾之致變之故也。

  以黃元、華棟守銅山。時鎮將楊琦、鍾宇、陳鵬等多不法,為各監紀所揭被責。甘輝言上以為文武不和,乃聽諸監紀留用。

  七月,遣中提督甘輝、林勝、周全斌、楊祖等十五鎮官兵北上。甘輝等遂入閩安鎮,至省城南臺橋登岸紮營。賜姓諜知省城無兵,令取福州;而差船失其諭帖不至,甘輝遂掠南臺、潭尾等處。

  八月,清世子王抽兵赴省。賜姓以前提督黃廷鎮思明州,赦張光啟、黃漳戴罪管事;親率右戎旗鎮林明等至福州視師。

  浙江定海外師來攻舟山。陳六御、阮駿二船向前衝殺,被誘深入,水急,船收不回,砲矢如雨,俱赴海自焚而死;餘船奔散。清兵至舟山,遷徙居民,拆毀城郭。張鴻德亦戰歿。

  九月初三日,賜姓至閩安鎮。相度地勢,令馮澄世築寨城鎮守;羅星塔亦築土城鎮守。賜姓駕駐壺江、定海、鳳埔等處。

  中權鎮馬(原刊為黃)信自北回,陳說失舟山之事。賜姓令優恤陳六御(魯王都督陳謙之子)、阮駿二家。

  取連江縣,守之。

  十月,賜姓駐三都。初六日,世子王發兵攻銅山,被後衝鎮華棟、護衛右鎮黃元擊敗,退走。

  以左提督王秀奇總督五軍戎務,中權鎮馬信管左提督事。

  十二月,賜姓督船取羅源、寧德等處。報入省,清庶子王遂撥滿州梅章京、阿格商、巴都、柯如良等帶披甲綠旗兵數千赴援。時同安侯差謝表等來勸就撫,李率泰亦差人來說退兵以就撫局,賜姓令諸鎮兵皆退。甘輝斷後,至護國嶺,甘輝令抽兵過橋,至嶺下列陣;馬信已撥兵下船,顧謂甘輝曰:『吾聞公善戰,今日親視公退此一陣也』。滿州先鋒數百騎追至,見陣嚴整,不敢逼。甘輝再令抽兵度嶺,親督數十人在後。阿格商追至,揮兵欲蹙之;別將勸之止,格商曰:『此易取耳,當盡殲之』。格商至嶺下,身自下馬,諸將士俱下騎,皆步行上嶺。箭如雨發,路狹,兵不能成行。甘輝揮刀大呼,從高趨下。兵殊死闘,滿兵崩壞,格商身中數刃,猶力戰,鄭兵爭砍之。馬信令斷其首,埋於田中;餘者殺死甚多。甘輝即令收兵;而別鎮追者,為滿騎所殺退。是役也,阿格商最驍勇,而巴都、柯如良皆稱善戰;及敗後,滿兵為之奪氣。於是撫事不成。丁酉,順治十四年、海上稱永曆十一年。

  正月,賜姓駐三都。

  二月,總制金張英、後提督萬禮督舟師至溫州,議攻金鄉衛。清守將瞿永壽獻城降,遂取糧回。

  三月,賜姓令萬禮督正兵鎮(原刊正兵二字顛倒)韓英、左衝洪善、右衝楊朝棟等輪守閩(原刊為萬)安鎮、羅星塔等處。賜姓親率諸鎮兵北上,至鎮下灣阻風,遂回思明州。

  初八日,定國公鴻逵本於金門所。

  四月,遣水師後鎮施舉同李順往浙江等處,招集松門一帶漁民,以為進長江向導。施舉行至定關遭風,坐船流入港內。清兵攻之,陷歿。

  五月,察言官常壽寧(原刊為陸察常壽密)啟戶官鄭泰乾沒洋船銀一萬,查皆失實。泰言此人必係奸細,往往離間藩下左右用事之人;又聞其受賄形狀。賜姓大怒;念其嵩江世冑,一家四十餘口起義被殺,憐其年老,免刑,幽置而死。

  六月,臺灣紅夷人長揆一遣通事何斌餽送外國寶物來求通商,願年輸餉銀五千兩、箭桴十萬枝、硫黃一千擔;許之。

  七月,賜姓興師北上;委忠振伯洪旭督水路四鎮兵防守思明州。初十日,傳令在船開駕。督戎旗等鎮進紮興化、黃巖,分遣中提督甘輝進紮涵頭,取糧三日,遂抽兵進狼崎。親往閩安鎮,令前提督黃廷鎮守。廷言閩安鎮不可守,賜姓令守一月。以護衛前鎮陳斌守羅星塔。

  八月初二日,賜姓入海門港,乘風直進黃巖縣。清守將王戎戰敗,以城降。十八日,進攻臺州府,令馬信遣人招降。二十六日,清總鎮李必出城降,知府(原刊為縣)齊維藩、臨海知縣黎嶽詹俱降。

  九月,太平縣、天臺縣守將俱降。初八日,遣萬禮攻海門衛。初九日,賜姓親到,閱其地勢頗險,令監督李繼寧入城招諭清守將張捷;出遮身牌,以鍬钁鑿掘城牆,列大熕齊發,崩之而入,男女無少長皆屠之,壯士數百人走免。其地遂空。

  時永曆遣漳平伯周金湯、太監劉柱從海上至思明,賫延平王敕命至,晉封潮王。賜姓欲恢復南京,然後稱王,故文書告示只稱令旨。後金湯復命,雲南已破,死於廣海。

  前監國魯王之科臣徐孚遠附海船至交趾,欲從交趾王借道歸永曆。王欲其臣禮賜見,孚遠不肯登岸而回。賜姓遂集南船,不許往廣南貿易。戊戌,順治十五年、海上稱永曆十二年(是歲永曆亡)

  正月,賜姓駐思明州。

  二月,調回各提鎮,挑選壯勇者撥入親軍。

  三月,賜姓築演武亭於廈門港練兵。以石獅重五百斤為的,力能挺起者撥入左右武衛親軍。皆給以雲南斬馬刀、弓箭,帶鐵面,穿鐵臂、鐵裙,用鎖鎖定,使不得脫;時謂之「鐵人」。拔陳魁、陳鵬為左右虎衛鎮。

  賜姓令左武衛林勝同左右虎衛之兵南下攻許龍。港水忽漲,舟師直入,許龍率眾而逃,獲其輜重,焚其巢穴,清海澄守將劉進忠等率兵獻城迎降。後衝鎮華棟逼前所,守將劉崇賢亦降。

  永春義師林忠襲破永福縣。清部院李率泰發兵來援。檄海澄公黃梧兵,未至,疑之;盡撥其轄下官兵分入八旗,黃梧大悔。

  李率泰弔集漳、泉水哨,庶子王撥披甲下船,圍羅星塔。弔集民夫,自鼓山開路,直達鎮城。十四日,滿兵水陸齊攻。前提督右鎮余程(原刊為程余)守頂寨,戰死,遂失閩安鎮。護衛前鎮陳斌、神器鎮盧謙守羅星塔,被困無援。施琅在清為同安城守,在總督軍前,使人招陳斌降;時麾下兵欲降,斌遂降。後說李率泰,盡殺之南臺橋,凡五百餘人。賜姓恐閩安鎮有失,撥兵赴援,遂棄臺州;率師南下,已無及矣。即以五軍陳堯策督數鎮守狼崎地方。二十四日,賜姓回思明州。二十八日,賜姓督師南下。

  四月初一日,至南澳。忠勇侯陳豹言:『惠、潮破敗之餘,得其城無用;鷗汀壩一小寨,令數鎮攻之可克』。左戎鎮林勝願領兵攻寨,從之。各提鎮於潮陽取糧。賜姓回思明州。

  提督黃廷、林勝等攻破鷗汀壩。時天旱濠乾,兵至城下,用人字牌病故(?),以劉進忠管鎮事。華棟即郭遂第,乃興化諸生也,因義舉,其母尚繫府獄,故改名。後賜姓以千金贖之,仍恤其子。

  五月,以前提督黃廷防守思明州,與兵官洪旭同商機務,戶官鄭泰給發兵餉。其餘諸提督鎮衛俱北上,甲士五萬,伏兵凡十餘萬,船數千艘。

  六月初七日,師至軍陽關。清守將車任暹獻地投降。十三日,瑞安縣守將文(艾?)誠祥降。鐵騎鎮巴臣興病故,以黑雲祥管鎮事。十九日,至溫州,清守將堅守不出。賜姓議取足糧餉,收兵下船。

  七月初二日,賜姓開駕抵舟山。問引港官李順水程;順曰:『舟山至羊山,西南風一日便到。其山皆羊,並無人往。有大王廟甚靈;海中有矇、瞽二龍,泊船不可金鼓獻紙,恐其驚動,翻覆不安』。賜姓不信。初九日午刻,到羊山候■〈舟宗〉。初十日,各提鎮來見,放砲鳴鑼。不移時,風起浪湧,迅雷閃電,對面昏黑不相見,但聞呼救之聲。管船都(督)陳德與太監張忠等跪求賜姓上棚拜天;拜甫畢,風雨頓息,波浪稍恬。覆舟五千餘號,溺死數千人。賜姓中軍船打破,失六妃嬪、二公子、三公子、五公子,凡二百三十一人。十四日,賜姓因以兵船、軍器損失,回至舟山,議向溫、臺各港取餉。

  九月初十日,至象山縣。知縣遣生員送豬、羊、酒來犒師,並具稟啟;遂傳令不攻。將北,兵皆怕風浪,多逃去。

  有報援剿左鎮賀世明等船頭桅竿俱粉紅,又訛傳欲叛去,並北將盡失之語。賜姓遂盡撤賀世明鎮任(原刊為住),並命張五軍諭水武營樸(原刊為卜)世用、火武營魏標(原刊為操)、中權鎮李必、奇兵鎮張魁等解職。惟北鎮姚國泰補援剿右鎮。賀世明憤激氣死。以總理監營翁天祐署左提督,隸(原刊為肄)其兵。

  十月初三日,賜姓至臺州港。

  後衝鎮劉進忠叛入金門所;賜姓令攻打,隨棄城而走。以木武營黃招管後衝鎮。二十二日,賜姓至營,右衛守將不降,下令攻城。

  十一月初七日,城破,擒殺無算。十二日,分各提督鎮就汛養民。

  十二月十五日,賜姓駕駐沙門(?)(是歲清兵攻破雲南,永曆亡)

  先是,秦王孫可望出湖南,與經略洪承疇對壘。永曆駐安龍,西寧王李定國奉之以入雲南,一路無阻。遂將孫可望家眷送至軍還之,途中輜重,又被劫掠,可望窮憤,遂投誠,至京,上優待之,封義王。其死也,親弔之。平西王吳三桂與洪承疇攻入雲南,李定國護永曆至緬甸。定國病死,吳三桂追至,緬甸人獻永曆;疏聞,築臺絞死。是日天地昏暗,有白龍升天之異;觀者莫不涕淚傷感,而明祚至此終矣(按三藩本末記事云:『永曆於辛丑順治十八年入緬甸,十二月,緬人獻永曆於清;至次年壬寅二月,絞死於省城南門』)。己亥,順治十六年、海上稱永曆十三年。

  正月,賜姓駐沙關。

  二月,賜姓至磐陀橋。

  三月,賜姓催各提鎮限本月二十五日到磐陀橋聽令。

  四月二十八日,齊到定關。二十九日,至寧波港。

  五月初一日,抽兵下船。初四日,至舟山烈港。十七日,賜姓至羊山。十八日,至崇明。十九日,差監紀劉澄密書通江南提督馬進寶。

  六月十四日,賜姓至焦山。十六日辰時,進兵攻瓜州。清操江軍門朱衣佐率遊擊左雲龍領滿、漢數千紮城外迎戰。賜姓督左右武衛居中、中提督居右、後提督抄瓜州之後西。陣西對隔一小港,銃矢交擊。水師進斷滾江龍。賜姓揮兵大進。滿兵列大銃守岸。左衝鎮周全斌揮兵渡水,直渡小港;水深鐵重,兵從水底行,沒頂,多溺死。突上岸,守兵不意驚駭,全斌直衝其陣。右協楊富(原刊為當)陣斬十餘人,諸軍直逼而進,清兵退走入城。諸軍乘勝豎雲梯攻城;正兵鎮韓英先登,左先鋒楊祖繼進。巳時,遂克瓜州,陣斬左雲龍、生擒朱衣佐及所獲滿州兵盡殲之。是日,左提督馬信攻奪潭家大砲,兵官張光啟、羅含章等攻奪滿州木城三座。木城用杉木板釘平,豎柵其上,內各藏兵五百人、火砲四十門,火藥、火礶不計;從上流壓下,船遇之立碎。至是,殲焉。賜姓以全斌輕渡港、損兵多,欲斬之;諸將跪請,乃令戴罪立功。朱衣佐至鎮江,乞歸養親,賜姓賜路費遣之。以援剿後鎮劉猷鎮守瓜州、監紀柯平督理江防營,州事委張兵官。楊戎政督水師入蕪湖,牽其戰船,直逼金陵,以分其勢。

  十九日,賜姓督師鎮江南岸七里港。二十日,登岸紮營。時清滿、漢兵紮在銀山上一帶□,鄭兵紮在銀山對面山上,只隔一港。滿兵驚,移大路紮營,留綠旗兵數百守銀山。二十二日二更,賜姓移營到銀山下。寅時傳令登山站隊。天明,滿兵見之大驚,分為五路而來。賜姓親督右武衛周全斌、左虎衛陳魁迎敵。周全斌直衝其鋒,以長繩界陣後,有兵退至繩者斬。於是奮勇爭先,滿兵披靡;諸將繼之,道路狹而溝港多,自相踐踏,不計其數,餘皆遁走;遂令攻城。清總鎮高謙、知府戴可進獻城投降。周全斌身帶重傷,特令鎮守;以工官馮澄世為常鎮道、兵都事李鳳為知府,以監紀林若霖為刑廳。

  賜姓議取金陵。中提督甘輝請從陸路進兵,以為『乘破竹之勢,一鼓可下;或攻取其外四州郡,以絕援兵,則孤城亦難守矣。若由水路,恐風信稽遲;若援兵入守,又費工夫』。諸將多以天時炎熱,久雨,溝河難過。賜姓遂令由水道進發。

  七月初四日,諸軍下船。初七日,至觀音門。初八日,令左衝鎮黃安總督水師泊三叉河口。十二日,派前鋒鎮余新、中衝鎮蕭拱宸紮獅子山,堵鳳儀門;左提督翁天祐為應援,中提督甘輝、後提督萬禮、左先鋒楊祖俱離前鋒鎮之第三大橋頭山上屯紮;右提督馬信、宣毅鎮吳豪紮旱西門。賜姓督左武衛林勝、左虎衛陳魁、右虎衛陳鵬、五軍張英屯紮後廟。時寧國、池州、和州、滁州等州縣俱降;杭州、江西九江等處俱有密謀舉議、前來給札者。遣監督高綿祖、禮都事蔡政前往蘇松通提督馬進寶,約其會兵前來。江南總督管效忠弔集各府兵將齊備,謀欲衝營。

  十七日,甘輝請總令攻城,恐援兵日至,師老無功;賜姓令二十一日安砲進攻。二十三日夜,城中覘知余新懈怠無備,請副將梁化鳳率兵夜出,從街坊居民舍中毀牆通道而襲其營。余新被擒,蕭拱宸泅水而逃,全軍覆沒。後提督萬禮紮在橋外,救應不及;滿兵遂蜂擁出城紮營。是晚,甘輝、林勝諫賜姓抽兵且回至觀音山。賜姓欲再決一戰,令楊祖、姚國泰、楊正、藍衍等紮在山上,甘輝、張英等伏在山內,林勝、陳魁等列在山下;賜姓督陳鵬、萬祿等在觀音門應援,萬禮、萬義等堵禦大橋頭大路,馬信、吳豪、韓英等由水路躡其後;黃安專督水師防江。是日,清兵大隊抄出山後,直衝左先鋒楊祖之營。賜姓傳令,無令不許輕戰,而山上、山下又隔遠不相聯屬。清兵砲火交擊,楊祖眾寡不敵敗走,藍衍戰死。賜姓遣陳鵬、萬祿往援,山高不得上。滿兵山上蹙下,甘輝、張英等被圍,力戰不得出;張英陣亡,甘輝被捉。林勝、陳魁在山下戰敗,全軍俱歿。萬禮等在大僑頭,清兵首尾合攻,被捉;萬義泅水而逃。賜姓見大勢已潰,先抽兵下船。清水師蟻集來追,黃安禦之,擊沉數隻,防護諸眷姬;後載諸殘兵出港。查失將領中提督甘輝、後提督萬禮、五軍張英、親軍林勝、陳魁、鎮將藍衍、魏標、朴(原刊為卜)世用、副將洪琅、戶官潘庚鍾、儀衛吳賜等十二名。後甘輝等解至金陵,總督固山會審,萬禮、余新皆跪,甘輝以足蹴之曰:『癡漢尚欲求生乎』!大罵不屈,遂被殺。

  海兵之入長江也,上議欲出京軍,召前海澄降將蘇明問之;對曰:『海兵不能持久,指日當有捷音』。後三日,江寧捷音至矣。

  二十四日,賜姓至鎮江,分派各鎮將收拾官兵,補缺管事。二十八日,諸將領俱下船,駕入長江。

  八月初一日,師回至狼山上沙。初四日,泊船吳淞江,遣蔡政往見馬進寶,入京擬撫。初八日,至崇明城,以作老營。十一日,開砲攻打,城崩數丈,清守將梁化鳳死拒不退。正兵鎮韓英登梯,被銃打下,監督王起俸亦被銃傷,俱死。賜姓欲集諸將再攻,周全斌以為城小而堅,難以驟拔;得之亦無用。適馬進寶差中軍官同蔡政來勸回師之說,以待奏請,看撫局成否;賜姓從之,仍遣蔡政往京。十八日,賜姓回師至浙江;以楊富(原刊為當)管正兵鎮,分派各提鎮,就溫、臺、舟山各港口地方屯紮操練。仍撥數鎮屯紮蓁峽、三都、興化、日照、海南地方。

  九月初三日,令開船;初七日,至思明州。

  十月,援剿後鎮劉猷在溫州深入內地取餉,被誘戰歿。

  十二月,蔡政自京回,云撫事不成、繫同安侯於獄,並逮馬進寶到京問罪、遣滿州將軍達素帶披甲萬餘前來剿海,並令三省合剿。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