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契丹國志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七

 

  歲時雜記

  正旦

  正月一日,國主以糯米飯、白羊髓相和為團,如拳大,於逐帳內各散四十九箇,候五更三點,國主等各於本帳內牎中擲米團在帳外,如得雙數,當夜動蕃樂,飲宴;如得隻數,更不作樂,便令師巫十二人,外邊遶帳撼鈴執箭唱呌,於帳內諸火爐內爆鹽,并燒地拍鼠,謂之「驚鬼」。本帳人第七日方出。乃穰度之法。北呼此謂之「妳揑離」,漢人譯云,「妳」是「丁」,「揑離」是「日」。

  立春

  立春日,婦人進春書,以青繒為幟,刻龍象銜之,或為蝦蟆。

  人日

  人日,京都人食煎餅於庭中,俗云「薰天」,未知所從出也。

  中和

  二月一日,大族姓蕭者,並請耶律姓者,於本家筵席。北節為「轄里??」[一],漢人譯云「轄里」是「請」,「尀」是「時」。

  上巳

  三月三日,國人以木雕為兔,分兩朋走馬射之。先中者勝,其負朋下馬,跪奉勝朋人酒,勝朋於馬上接盃飲之。北呼此節為「淘裏化」,漢人譯云「淘裏」是「兔」,「化」是「射」。

  佛誕日

  四月八日[二],京府及諸州,各用木雕悉達太子一尊,城上舁行,放僧尼、道士、庶民行城一日為樂。

  端五

  五月五日午時,採艾葉與綿相和,絮衣七事,國主著之,蕃漢臣僚各賜艾衣三事。國主及臣僚飲宴,渤海廚子進艾糕,各點大黃湯下。北呼此節為「討賽籬」。又以雜絲結合歡索,纏于臂膊,婦人進長命縷,宛轉皆為人象,帶之。

  朝節

  夏至日,婦人進扇及粉脂囊。

  三伏

  六月十八日,大族耶律姓並請蕭姓者,亦名「瞎里??」[三]

  中元

  七月十三日夜,國主離行宮,向西三十里卓帳宿。先於彼處造酒食,至十四日,應隨從諸軍並隨部落動番樂,設宴至暮,國主卻歸行宮,謂之「迎節」。十五日動漢樂,大宴。十六日早,卻往西方,令隨行軍兵大喊三聲,謂之「送節」。此節為「賽離捨」,漢人譯云「賽離」是「月」,「捨」是「好」。謂「月好」也[四]

  中秋

  八月八日,國主殺白犬於寢帳前七步,埋其頭,露其嘴。後七日,移寢帳於埋狗頭上[五]。北呼此節為「揑褐妳」,漢人譯云「揑褐」是「狗」,「妳」是「頭」。

  重九

  九月九日,國主打團斗射虎[六],少者輸重九一筵席。射罷,於地高處卓帳,與番漢臣登高,飲菊花酒。出兔肝切生,以鹿舌醬拌食之。北呼此節為「必里遲離」,漢人譯云「九月九日也」[七]。又以茱萸研酒,灑門戶間辟惡。亦有入鹽少許而飲之者。又云男摘二九粒,女一九粒,以酒咽者,大能辟惡。

  小春

  十月內,五京進紙造小衣甲并槍刀器械各一萬副。十五日一時推垛,國主與押番臣寮望木葉山葬太祖處。奠酒拜,用番字書狀一紙,同焚燒奏木葉山神,云「寄庫」。北呼此時為「戴辢」,漢人譯云「戴」是「燒」,「辢」是「甲」。

  冬至

  冬至日,國人殺白羊、白馬、白鴈,各取其生血和酒,國主北望拜黑山,奠祭山神。言契丹死,魂為黑山神所管。又彼人傳云:凡死人,悉屬此山神所管,富民亦然。契丹黑山,如中國之岱宗。云北人死,魂皆歸此山。每歲五京進人、馬、紙物各萬餘事,祭山而焚之。其禮甚嚴,非祭不敢近山。

  臘月

  臘月,國主帶甲戎裝,應番漢臣諸司使已上並戎裝,五更三點坐朝,動樂飲酒罷,各等第賜御甲、羊馬。北呼為「粆離??」,漢人譯云「??離」是「戰」,「??」是「時」。是「戰時」也。

  治盜

  正月十三日,放國人做賊三日,如盜及十貫以上,依法行遣。北呼為「鶻里??」,漢人譯云「鶻里」是「偷」[八],「??」是「時」。

  行軍

  契丹行軍不擇日,用艾和馬糞,於白羊琵琶骨上炙,炙破便出行,不破即不出。

  午日

  契丹出軍,每遇午日起程,如不用兵,亦須排辦,望西大喊七聲[九],言午是北朝大王之日。

  旋風

  契丹人見旋風,合眼,用鞭望空打四十九下,口道「坤不刻」七聲。

  舍利

  契丹富豪民要裹頭巾者,納牛、駞十頭[一○],馬百匹,并給契丹名目,謂之「舍利」。

  跪拜[一一]

  男女拜皆同,其一足跪,一足着地,以手動為節,數止於三。彼言「揑骨地」者,即「跪」也。

  長白山

  長白山,在泠山東南千餘里,蓋白衣觀音所居。其山禽獸皆白,人不敢入,恐穢其間,以致蛇虺之害。黑水發源於此,舊云粟末河,太宗破晉,改為混同江。其俗刳木為舟,長可八尺,形如梭,曰「梭船」,上施一槳,止以捕魚;至渡車,則方舟或三舟。

  澤蒲

  西樓有蒲,瀕水叢生,一榦葉如柳,長不盈尋丈,用以作箭,不矯揉而堅,左氏所謂「董澤之蒲」是也。

  回鶻豆

  回鶻豆,高二尺許,直榦,有葉無旁枝,角長二寸,每角止兩豆,一根才六七角,色黃,味如粟。

  螃蟹

  渤海螃蟹,紅色,大如椀,螯巨而厚,其跪如中國蟹螯。石??,鮀魚之屬,皆有之。

  校勘記

  [一]北節為轄里??「北節為」,席本作「北呼此節為」,武珪燕北雜記(下稱雜記)作「番呼此節為」。又「轄」字,雜記作「瞎」。

  [二]四月八日案:經論中佛誕日有二,長阿含經、薩婆多論等謂二月八日佛出生;瑞應經、灌佛經等謂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生。國志取後者,遼史禮志六取前者。

  [三]亦名瞎里??此作「瞎」,與雜記同,席本仍作「轄」。

  [四]七月十三日夜至謂月好也雜記稱:「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迎節、送節、哭節,大番呼為賽離捨」。原注:「『賽離』是『月』,『捨』是『好』」。

  [五]移寢帳於埋狗頭上雜記「狗頭」下有「地」字。

  [六]國主打團斗射虎雜記「團斗」作「圃斗」。

  [七]北呼此節為必里遲離漢人譯云九月九日也雜記「必里遲離」作「一十賽」,並注明:「『一十』是『九』,『賽』是『九』」。

  [八]北呼為鶻里??漢人譯云鶻里是偷兩處「鶻里」,雜記並作「鶻呂」。

  [九]亦須排辦望西大喊七聲「排辦」,雜記作「排陣」,而說郛明抄重排本之雜記仍作「排辦」。

  [一○]納牛駞十頭「十頭」,雜記作「七十頭」,當是。但遼史國語解釋「舍利」一詞,亦云「納牛、駝十頭」,其誤由來久矣。

  [一一]跪拜此則與以下「長白山」、「澤蒲」、「回鶻豆」、「螃蟹」四則,並從紀聞抄來,均女真禮俗、物產,而與契丹無涉。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