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纵横十六国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一 前仆后继的鲜卑人

 

  如果有人问我,在十六国时代我最敬佩和欣赏哪位君主,我会毫不犹豫地投前秦君主苻坚一票。这位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甚至可以说有些与众不同的君主,的确很容易引起人们对他的注意和研究。如果有人再问我最感兴趣的国家,那我会首先想到燕国——这个由鲜卑的慕容氏建起来的国家,让我深深体会鲜卑人特有的民族特色。在前后将近一百年的岁月里,人才辈出的慕容家族经历了数次失败与成功,体会了许多光荣和耻辱,在乱世的北中国一连建立了四个燕国,难怪一千五百年后的金庸先生要选择慕容家族的后裔作为《天龙八部》的主角之一。那个矢志复国的慕容复与历史上亡国又复国,复国又亡国的鲜卑慕容家族的子孙们何其相似。慕容氏是第一批问鼎中原的鲜卑统治者,尽管他们从未成为中原的霸主,但却好比投石问路,他们迈出了第一步,就必有继之而起者。从那以后,鲜卑人一批接一批地迈入中原,他们对于中原汉人乃至此后整个中国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五胡中的另四胡。在汉人看来,是鲜卑人在创造和改变他们的历史;而在鲜卑人看来,鲜卑人的历史就在那个时代与汉人的历史,或者说中国的历史逐渐融合在一起。这段历史甚至可以延伸到三百年后的“隋唐盛世”,这两个朝代的皇族在最初都带有一半的鲜卑血统。后世的繁荣,在当年或许不可逆料,但却是对这种历史与民族融合的优劣性的最佳回答。

  有关鲜卑人的起源,一般认为他们是东胡的一支(东胡是当时对于地处匈奴部落以东的东北少数民族的总称)。“鲜卑”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东汉的文献中,但其实际存在的时间应远早于东汉,《后汉书·东夷传》中提到:“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故孔子欲居九夷也。”从后世的鲜卑崇尚白种(很可能就是白色人种),并常被称为白虏的线索来看(参见“淝水之战”第十八章),鲜卑很可能就是九夷中的白夷。战国以后东胡势盛,鲜卑一般被认为就是东胡的支系,在《三国志》、《后汉书》中鲜卑更是与乌桓并称东胡,列于一传,两者语言习俗皆相近(其语言应属今日之阿尔泰语族,与今天的满语、蒙古语、土耳其语乃至朝鲜语可能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鲜卑人的祖先居住在鲜卑山(今内蒙古东北),故而以地得名,称为鲜卑。

  东汉初年,乌桓人大量迁入塞内,与之相邻的鲜卑人也跟着南迁,这些鲜卑部落大多聚居在辽东一带,后来又有鲜卑部落内迁至辽西,因此又有辽东鲜卑、辽西鲜卑之分。当鲜卑各部渐渐兴起之时,曾经盛极一时、雄霸漠北的北匈奴遭到东汉与南匈奴联军的致命打击,北匈奴各部逐渐瓦解成小的部族。自那以后,关于北匈奴的历史记录渐渐从中国的历史记录中消失,这个昔日异常强大的游牧民族的衰亡,至今仍然是一个谜。比较普遍的一种看法是,在那以后,大部匈奴部族西迁康居一带,以后又辗转进入东欧,也就是欧洲史中曾经名噪一时的匈人(Huns),后来成为匈牙利人的先民;而留居漠北的十余万户匈奴人,由于鲜卑部落的强大和徙居漠北,也干脆自号为鲜卑,成为漠北鲜卑的祖先。(鲜卑自发展初期起源就不单一,因此发展到后来形成了多个分支,从东北到西北,都有鲜卑的部族。)

  鲜卑各部在力量还比较薄弱的时候,对东汉政权是相当恭敬的。自光武帝时起,鲜卑的首领就多次入塞,到东汉的国都洛阳朝贺。后来明、章两帝在位时,鲜卑的骑兵还充当驱驰,多次平定东汉边患,这一时期汉和鲜卑的关系真可以算是亲如一家。然而好景不长,东汉的第四位皇帝和帝继位后,中央政府的政治实力和军事实力都有所下降,对于边境各族的威慑力更是一落千丈。力量此消彼长,辽东鲜卑当然不再甘心总为人下了。他们开始一次又一次地闯入东汉的东北边境烧杀抢掠,扰乱边民。东汉的军队与之交手,总是处于下风,有时还不得不求助于南匈奴的骑兵。但因为鲜卑各部落之间也是矛盾重重,故而他们的抢掠多为间断性的活动,没有造成特别大的混乱。

  到了东汉末年,辽东鲜卑出了个杰出人物,也可以说是他们的“民族英雄”吧,他的名字叫檀石槐。这个人的出生很有意思,他的父亲投鹿侯在匈奴部落(这个匈奴就是北匈奴西迁后的余留部落)从军三年,忽然听说妻子在家生子,于是跑回家质问妻子,并要杀死这个不明来历的孽种。投鹿侯的妻子哀求他说:“我有一次在路上走的时候碰上了打雷,我朝天看了一下,恰好一个冰雹落入口中,就这么怀孕了,这个孩子定有异常之处,不如先把他养大吧。”这样的话今天我们听了也就一笑了之,投鹿侯当然也不可能相信,但他对于神怪一类的事情又不敢完全不信,于是决定把孩子扔掉。他妻子私下里把孩子交给娘家收养,檀石槐终于得以保全下来。檀石槐长大后果然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打仗十分勇猛,所向无敌。最后,不但征服了辽东鲜卑的各个部落,而且还征服了鲜卑的其他各部,统一了鲜卑人居住的地区,占据了匈奴人的故地,取代了昔日匈奴的地位,从而对南方的东汉构成了严重威胁。

  东汉朝廷还想学着当年匈奴强大时安抚匈奴的方法与檀石槐和亲,结果遭到檀石槐的断然拒绝。从此,摆脱匈奴骚扰才一个世纪的北部边境再次进入持续的不安定状态之中。檀石槐把鲜卑自东向西分为三部,分别称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各部由一名大人统辖,这三部后来就演变成为十六国时期的辽东(包括辽西)鲜卑、漠北鲜卑和陇西鲜卑。

  汉灵帝年间,由于鲜卑各部在塞内塞外不断烧杀抢掠,幽州、并州、凉州三个靠北的地区遭受了极大的损失。东汉朝廷决定效法武帝北击匈奴,彻底打击鲜卑的力量,于是发动了最大的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北伐鲜卑”的战争,汉军联合南匈奴分三路进攻鲜卑的三部。然而此时的东汉早已不是当年的强汉,虽有武帝的大志,却没有武帝的雄才大略,结果被檀石槐的三部军队打得大败。其后东汉又开始了黄巾内乱,无暇再顾及边境上的乱事,对檀石槐只能是消极防御,此时的鲜卑在北方达到了全盛。

  可惜,檀石槐只活了四十多岁就死了,他的儿子才能比他差了很多,当然难以服众,各部落纷纷叛乱。及到檀石槐的孙子统治鲜卑的时候,鲜卑各部重新回到了过去的分裂状态,而且各部之间也常常是战乱不休。在以后的岁月里,鲜卑人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他们呼唤新的“檀石槐”的诞生,为鲜卑民族再创辉煌的历史,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到了慕容家族的肩上。

  ※版本出处:新浪读书频道※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