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中国古代社会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三)官工业

 

  经营盐铁业的大商人,都成为富人,这引起了政府的垂涎。盐铁都是人民生产、生活上的必需品,政府也有干涉的理由。汉武帝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决定盐铁官营。

  全国产铁的地方是很多的。《史记·货殖列传》说:“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棊置。”因此,冶铁业也散布在全国各地。据《汉书·地理志》所载:全国设铁官的地方有四十四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出产地,一般是关系密切的,原料产地往往就是产品加工制造比较集中的地方。全国有铁官的四十四处地方如下:

  京兆郑有铁官

  左冯翊夏阳有铁官

  右扶风雍有铁官

  漆有铁官

  弘农郡邑池有铁官

  河东郡安邑有铁官

  皮氏有铁官

  平阳有铁官

  绛有铁官

  太原郡大陵有铁官

  河内郡隆虑有铁官

  河南郡有铁官

  颍川阳城有铁官

  汝南西平有铁官

  南阳宛有铁官

  庐江皖有铁官

  山阳有铁官

  沛郡沛有铁官

  魏郡武安有铁官

  常山都乡有铁官

  涿都有铁官

  蜀郡临邛有铁官

  犍为武阳有铁官

  南安有铁官

  辽东平郭有铁官

  膠东国郁秧有铁官

  东平国有铁官

  楚国彭城有铁官

  千乘千乘有铁官

  济南东平陵有铁官

  泰山赢有铁官

  齐郡临淄有铁官

  东莱东牟有铁官

  琅琊有铁官

  东海下邳有铁官

  临淮盐渎有铁官

  堂邑有铁官

  汉中沔阳有铁官

  陇西有铁官

  渔阳渔阳有铁官

  中山国北平有铁官

  城阳国莒有铁官

  鲁国鲁有铁官

  广陵国有铁官

  据《史记·货殖列传》所载:汉代全国最著名的产盐地区是齐和吴,即今山东和江苏北部沿海地区,这里产的是海盐。齐地产盐自周代以来就是有名的。齐、吴两地的盐运销内陆各地。内地食盐也不全靠海盐,内陆也有产盐的地方。山西有解池,产盐卤。岭南、沙北也往往出盐(《史记·货殖列传》)。

  《汉书·地理志》载:全国设盐官的地方有三十多处,分布如下:

  河东:安邑。东莱:曲城、当利、东牟。

  巨鹿:堂阳。犍为:南安。

  北海,寿光。陇西

  东莱:昌阳。上郡:龟兹。

  琅琊:计门、长广、海曲。五原:成宜。

  蜀郡:临邛。辽西:海阳。

  巴郡:朐忍。苍梧:高要。

  上郡:狄乐。南郡:巫县。

  朔方:沃野。千乘

  渔阳:泉州。会稽:海盐。

  南海:番禺。越嶲:定苲。

  太原:晋阳。安定:三水。

  渤海:章武。鹰门:楼烦。

  西河:富昌。辽东:平郭。

  这些设置铁官、盐官的地方,都是一方面是产铁产盐的地方,一方面也都是煮盐业和冶铁业、铁器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如南阳的宛,从战国以来就是以炼钢出名的地方。汉武帝时,赵国仍是“以冶铸为业”(《汉书·张汤传》)。

  汉代的官营工业,盐铁之外还有重要的器物制造业,如金银釦器等。汉朝政府在全国一些地方,设立工官。《续汉志·百官志》云:“其郡有工多者,置工官,主工税物。”据《汉书·地理志》,设有工官的地方有下列郡县:

  河内郡怀县有工官

  河南郡荥阳有工官

  颍川郡阳翟有工官

  南阳郡宛县有工官

  泰山郡奉高有工官

  济南郡东平陵有工官

  广汉郡雒有工官

  蜀郡成都有工官

  八地之中,宛是制刀矛武器的已如上述。广汉、蜀郡,以制作金银釦器和蜀刀著名。《汉书·贡禹传》:“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

  纺织业也有官营。汉代在齐地设有三服官,供营皇室的衣冠。春冠、冬服、夏服,谓之三服。《汉书·元帝纪》:“初元五年四月,罢齐三服官。”这大约是接受贡禹的建议的结果。李斐注:“齐国旧有三服之官,春献冠织◆为首服,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凡三。”颜师古注说:“◆与纚同,……即今之方目纱也,纨素,今之绢也。轻绡,今之轻纱也。”《哀帝纪》绥和二年六月诏曰:“齐三服官诸官织绮绣,难成,害女红之物,皆止无作输。”但诏书不过是自欺欺人之谈,只要这地区的织品精致,皇帝是不会放过的。东汉时期,齐地仍是精美纺织品的产地。《后汉书·章帝纪》,建初二年四月:“诏齐相省冰纨、方空縠、次纶絮”,李贤注说:纨,素也。縠,纱也,……即今日之方目纱也。纶似絮而细,亦纱也。”《前书》所载:元帝已罢“齐三服官”,哀帝又诏齐三服官诸官织绮绣,难成,皆止无作输。但东汉时期,齐仍以纺织品著名,仍有三服官。“罢”、“止无作输”,不过是空话。

  国家经营的三服官和工官,规模是相当大的。贡禹对元帝说:

  “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教千人,一岁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釦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颜注谓为少府之属官,即考工室、右工室、东园工匠也。)费五千万。酉织室亦然”(《汉书·贡禹传》)。

  东汉时的官府工场,规模也不小。《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云:

  “旧大官、汤官经用岁二万万。太后敕止,曰:杀省珍费,自是裁数千万。……其蜀汉釦器、九带、佩刀并不复调。止画工三十九种。又御府尚方织室锦绣、冰纨、绮縠、金银、珠玉、犀象、瑇瑁、彤镂翫弄之物,皆绝不作。”

  官工业的规模都是相当大的。如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万万。官工业规模之大,在社会上决不是孤立的。社会上决不会只有这样规模的宫工业,而没有同样规模或稍小一些的私营工业存在。所以官工业的规模水平,也反映私营工业的规模水平。

  有些官工业的生产,如三服官的纺织品,是专供皇室使用的,不是商品生产,有些如盐铁工业则是商品生产,他们的产品主要是供给社会上各阶层的食用和使用,铁器物主要是供给手工业者和农民使用。

  官营盐铁业既然是商品生产,主要是供给广大人民的,这就有个供应问题和质量问题。铁农具由于是统一生产,型号有一定规格,缺少因地制宜的适应性,这就使这些农具不适于一定地区的使用。私营私造时期,商人可以运到农村运到地头出售,官营了就没有这些方便。农民不得不放下农活到市上去购买,自然带来很多不方便,而官造农具的质量多粗略、脆弱、笨重不合用。《盐铁论》里有反映。文学、贤良是代表农村说话的。文学说:“秦、楚、燕、齐,土力不同,刚柔异势,巨小之用,居局之宜,党殊俗易,各有所便。县官笼而一之,则铁器失其宜,而农民失其便”(《禁耕篇》)。贤良说:“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民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用力鲜,功自半。器便与不便,其功相什而倍也。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不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剧,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水旱篇》)。又说:“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卒徒烦而力作不尽。家人相一,父子戮力,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农事急,挽运衍之阡陌之间,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货五谷新弊易货,或时贳。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今总其原,一其贾,器多坚▲[石坚],善恶无所择。吏数不在,器难得。家人不能多储,多储则镇生。弃膏腴之田,远市田器,则后良时。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啖食。铁官卖器不售,或颇赋与民”(同上)。

  三服官的纺织品,是供皇家使用的,一般可以保证质量。因为如果产品质量粗劣或下降,管理人员和工匠有被杀头的危险。卖给民间使用的器物,无人负责任,制作的器物好坏都无人管,甚至强制人民购买。苦的是人民。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