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中国古代社会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五)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

 

  研究一下周代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对深刻理解周代社会经济是有意义的。这种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和周代土地制度都是协调的、一致的。和周代社会阶级构成、社会阶段也是协调的、一致的。

  周代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耒、耜。耒耜,是很古老的农具①。甲骨文中有耒字或由耒组成的耤。耤字在甲骨文中有如下诸形:

  ●●●●●

  周金中也有耤字,字形和甲骨文中的耤字差不多,如令鼎中的耤字:

  ●

  一边偏旁为耒、月、◣、ㄉ、◢,一边偏旁像足趾。耤字,像一人举趾踏耒而耕状。

  金文中有耒字:

  ●●●

  耤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出现和耒字在金文中的出现,说明【87】耒这种农具在商周时期的使用。

  耜与耒同为刺土或起土之农具。徐仲舒先生认为金文“●”即耜之本字。甲骨文作“b”仅两见,从●之字绝不见。但“耜”多次见于《诗经》。如:《周颂·载芟》:“有略其耜,”《良耜》:“畟畟良耜,俶载南亩”。《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耒和耜本是两种农具,但自汉朝以来,就把耒耜混为一个。京房说:“耜,耒下耓也;末、粕上句木也。”(《周易·系辞传》释文引)。郑玄说:“耒,耜之上曲也;耜,耒之金也”。(《周礼·月令》注)。把耒和耜当成一个农具的上、下,耒是上的木柄,耜是下面的刃,入土部分。

  照徐仲舒先生所说,耒和耜功用虽同,都是发土或刺土的农具,但却是两种农具,耒行于东方殷民族居住的地方,耜行于西方周民族居住的地区,揆诸甲骨文中有耤,《诗经》中有耜,徐先生的看法可能是有道理的。

  由于耒和耜的功能是一样的,都是用来发土播种或更原始一些是用来刺地播种,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形制的同一或相近。从记载上看,耒和耜的柄长都是当时的六尺左右。(《考工记·匠人》和《吕氏春秋·任地篇》)。它们的区别,可能就在下端,耒是歧头,耜是一刃。“耒为仿效树枝式的农具,耜为仿木捧式的农具”(徐先生语)。

  这种微小的区别,使它们很容易合二而一。

  刺地播种,耒和耜都是能完成任务的。但如果要翻土播种,耒虽然因为是歧头要比耜好些,但效力也不太高。经验使人们认识,刺地播种不如翻土播种。由于松土的关系,能使生产效力更高,耒和耜都必然向利于翻土的方向发展,尖端向着圆首平面方向发展。这一步发展,耜比耒的变化比较显著,因为在翻土上耜不如耒,因而它就特别需要变。同时,这一变化又必然是和金属在农具方面的使用分不开的。【88】

  耒和耜,最初都是木制的。《周易·系辞传》说:“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神农是传说中的人物,无论有无此人,耒、耜等农具在传说时代即原始社会就已出现,还是可信的。木制是耒和耜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在耒和寺的下端入土部分加上金属刃。《诗经》所说:“谭耜”、“有略其耜”、“畟畟良耜”,注家一般都把“谭”、“略”、“畟畟”释为锋利。但对锋利的理解,各时代又有各时代的标准,因此很难根据耠的锋利来推定耜是木制或金属制。春秋以后出现的金属货币如布、钱,都是托形于农具的。从形制上看,布有可能就是耒和耜的仿制品。出土的布,都是春秋后的;西周时期,是否已有金属制的耒、耜下端,还难以肯定。《诗经·臣工》:“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如果没有后人的改动,这诗说明西周已有金属农具,有金属制造的钱镈,也就可能有金属制造的耒耜。清人倪倬《农雅·释器》中说:“案《易·系辞传》,惟言斵木为耜,不言用金。……然《周颂·臣工》‘庤乃钱镈’,传:‘钱,銚也’,已用金。……銚,耜属,则耜用金,其昉于周欤?”见解是值得重视的。

  铁农具的出现,是农具史上的革命,也是耒、耜形制和使用上的革命。铁,使耒耜合一,由两种农具合为一种农具。这种变化也可能是铜制耒、耜出现后就开始的。铁,又使耒耜向两条道路上发展,一条道是向犁上发展,一条是向锹上发展。用耒耜耕地翻土,是脚踏耒耜一步步向后退的。《淮南子·缪称》篇说:“织者日以进,耕者日以却”。却,就是后退。犁耕是用牛力、人力拉犁向前。沿着这条线,耒耜发展为犁。有了前进的犁并不能完全排除向后退的耒耜的使用,不能用犁的地块仍须使用耒耜。沿着这条线,耒耜发展为臿、锹。《说文解字》(卷六上)就说:“◆(耜的异体字),臿也。”臿,发展为锹。但这些发展变化都是战国以后的事了。【89】

  由《诗经·臣工》:“庤乃钱镈,奄观铚艾”看,耒耜之外重要的农具还有钱、镈、铚等。钱是起土的农具,和臿、锹是一类的农具,镈是除草的农具,铚是收获用的农具。

  古代文献中,常提到“耦耕”的耕作方式。《诗经·周颂·噫嘻》:“亦服尔耕,十千维耦。”《载芟》:“千耦其耘”,《左传》昭公十六年:“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论语·微子篇》:“长沮,桀溺耦而耕”。什么是耦耕?古今人提出过不少看法。我写过一篇《谈耦耕》,讲了我的看法(文章巳收入《读史集》)。郑玄注《考工记·匠人》条说:“古者耜一金,两人并发之。”我同意郑玄的解释。耦耕,是两人共执一耒耜,

  同时用脚踏耜上的横木推耜刃入土。耦耕的出现,完全适应耒耜的落后性。在木制农具时代,两人共踏一耜而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因为是两人共踏一耒,就要求两人在身材高矮、体力强弱等方面能相适应,因此才有“比偶”、“合耦”的必要。耦耕说明当时农业生产的落后。(参看《谈耦耕》,原载《中华文史论丛》第三辑,已收入《读史集》)

  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关系极为重要,在古代更是如此。周人是个农业民族,对灌溉是从来就很重视的。《周礼》、《考工记》对沟洫制度有详细记载。据《遂人》条所记,夫与夫之间有遂,十夫有沟,百夫有洫,千夫有浍,万夫有川。《匠人》条记:夫与夫之间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方十里为成,成间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方百里为同,同间广二寻深二仞谓之浍;达于川。《遂人》、《匠人》讲的是两种居民区的不同田制,一是十夫制,一是九夫制,但田间的灌溉水渠——遂、沟、洫、蒯、川,由小到大,制度则是一样的。灌溉系统,同时也是排水系统。灌溉用水,主要来自河流。《诗经·小雅,白华》说:“滮池北流,浸彼稻田。”滮池即滮水,在西周京都丰镐附近。水利灌溉,也有人工给水,由水井供【90】应。沣西张家坡西周遗址的井,深九公尺以上。井口呈长方形或椭圆形,足以并置两个容器,可能已有两个容器一上一下的装置。(考古研究所1962年,《沣西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刘仙洲《中围古代农业机构发明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年)。用古代工具挖掘九公尺深的水井是不容易的。井水在灌溉水源上恐难占重要地位。农田用水主要仍靠天然雨水。《诗经·小雅·大田》篇:“有渰萋萋,兴云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农民对雨水的希求。

  西周时代的农田,有所谓菑田、新田、畲田。《尚书·大诰》:“厥父菑,厥子乃弗播,矧肯获。”《诗经·周颂·臣上》:“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有求,如何新畲。”《小雅·采芑》:“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菑田。”对于何谓菑田、新田、畲田,史家有不同意见。徐仲舒先生认为这是村公社的三田制,在徐之前,刘师培已把它解释为欧洲中世纪的二田制、三田制。杨宽先生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菑田、新田、畲田是“三种垦耕不同年的农田。”“菑田是初开垦的荒田”,“不是当年就能播种的”。“新田是经过一年开垦后,到第二年已经能够种植的新田”,“畲田是第三年耕种的旧田”(杨宽:《论西周时代的农业生产》,见《古史新探》,上海人民版第14页)。许倬云教授也认为,“二说相比,杨说较为合理”(见许著《西周史》第238页)

  二说何者为优,无研究,不敢妄说。我所注意的是周代农田耕作使用的落后性。二说都反映周代农业的落后面。初垦不耕的荒地也好,休耕的荒地也好,都说明周代土地不是年年耕种的。荒地待垦,垦地待休。

  木制的耒耜生产工具,或者在耒耜的下端刺土部分已用上金属利刃的生产工具和实行轮休制的耕作制度,是周代的主要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制度。

  ————————————————————

  ①参看徐仲舒先生《耒耜考》,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本文论耒耜,多采徐说。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