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青铜时代的鳄鱼战争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附录

 

  (一)暂时的小结局

  遥想最初的春秋时代,兴起了许多分封制下的强宗大族,国家出兵远征,都是大家族的人充当将佐。到了战国时代,纵横朝野,运动诸侯的,多是个人(individual)而非大家族了,象商鞅、张仪之类的人,没有任何家族背景却能跻身相国,这在春秋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为什么战国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要知道,春秋时代是分封制,卿大夫可以自有封邑,家族势力嚣张,垄断了朝堂的官缺,自然没了布衣者的机会。卿大夫家族还常常给国君气受,以臣弑君的案子司空见惯,甚至晋国被三家分掉。这些惨痛的教训深深振动着进入战国时代的君王们。如何加强君权,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核心问题。

  本书介绍的就是战国的初期、中期,公元前五、四世纪的中国,战国诸侯们纷纷传颂着“强化君权”这句救世名言。采取种种措施,剥夺卿大夫大家族的封邑特权,提升国君绝对地位。他们把封邑改为郡县,用招聘的职业官僚管理郡县。官僚向国君汇报、效命。君权直接控制了全国各地,无孔不入,实现了“君权一元专制”,为未来秦朝以后的皇权社会铺道。如何实现这一伟大的转折,重担就落在了应时而生的法家人物身上。

  魏国的李悝,韩国的申不害,赵国的公孙仲,楚国的吴起,齐国的齐威王,秦国的商鞅,都是著名的法家人物,他们各逞其能,抑制分封、强化君权,富国强兵。关于“君权专制化”的好处这里无暇多说,事实胜于雄辩,其中秦国该项改革最有成效,从商鞅入秦以后短短三十年间,秦国迅速壮大,屡屡出兵,杀死的三晋(魏、韩、赵)战士以十万数。而其它列国的法家变革则未能持久,吴起在楚国就是如此。君权夹在大家族之间黯淡无光,国家捏不成整个的坚硬拳头,楚国由此销陨下去。

  伴随着改革,我们先后看见赵无恤、魏文侯、秦孝公、齐威王、魏惠王、秦惠文王、楚怀王七大鳄鱼(按死的顺序排)浮出水面。虽然把他们叫做鳄鱼,但不要把他们想像成恶霸。当时的君王其实满随和的,因为儒教还没有参与来哄抬皇权,所远没有后代皇帝那么凶巴巴的。魏惠王就是个厚道人,楚怀王也是。

  战国时代,诸侯交争,导致文化还是多元取向。儒、道、阴阳、法、名、墨、杂、纵横、农、小说,十家蜂出并作,各行一端: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庄子自隐无名、天人和谐,孟子兜销仁政、以民为本,惠施名实诡辩、坚白同异。而李悝、商鞅、申不害、吴起倡导刑名术势,富国强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其法家改革实践成为这一时期最光彩的一章。

  战国时代,也是人才活跃和流动的大时代,这固然也受益于鳄鱼交攻。竞争和兼并的压力迫使诸侯各国任人唯贤,这一领域也是秦国做的最好,有张仪、商鞅、甘茂之徒为之趋走,而山东诸侯则不断流失孙膑、吴起之辈的济世英才。不管怎么样,伴随着大家族的失势和君权专制化的进程,各国掀起不同程度的职业官僚队伍建设,战国的布衣有了光明的从政机会,各国政坛不再全是大家族世代垄断(还记得从前的春秋时代吗,每次三军出征,将佐人选都是大家族的头面人物)。

  这一时期的天文学也比较出色,楚国的甘德先生仰观天象,指出岁星旁边有橙黄色小星:“其状甚大,有光,旁有小赤星附于其侧。”他其实是发现了木星的第二颗卫星,比使用望远镜的伽利略早了两千年。甘德与魏国的石申,还贡献出一部《甘石星经》,标识出太阳系五大行星的出没、运行规律,测定了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方位,记录了八百颗恒星的名字,成为世界上第—部恒星表。而希腊人这时候则可以计算地球周长,以及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不论东方西方,当时世界上有很多人认识到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

  战国人还掌握了无与伦比的焊接技术——锡焊、铜焊、铅锡合金焊,可以把青铜器部件(足、耳)焊接在主体上,制造出复杂精细的器皿。双辕马车也开始出现,以前都是两到四匹马拉一辆车,共用车体中间伸向前方的同一根车辕。现在一匹马就能拉一辆车,这是因为把马放在两根车辕之间。战国人还改良了马匹挽具。从前的马,挽带套在马喉咙上,马很累,闹不好要窒息,因此车辆只能非常轻,不能实现有效运输。现在,改用马的胸骨担负套索,实验证明拉重能力提高三倍!这项发明后来通过中亚传到了欧洲。

  为了把青铜器作得更奇巧,楚国人发明了世界领先的“失蜡法”。失蜡法是拿动物油、黄蜡制成礼器模子,涂上耐火材料,使其硬化,外边加泥巴,再烘烤化蜡,使蜡油流出,然后向泥巴的空壳里浇注铜液。用蜡做成什么样,最后就得到什么样——纹样繁复的青铜器部件就出来了。我在天安门附近的国家博物馆就看见过楚人作出的装酒的鉴,因为蜡便于雕刻,所以鉴的表面比通常的青铜鼎什么的,做得虫蛇花饰更加细密繁杂,令人眼花缭乱。

  战国时候,医术和巫术早已分离了,虽然还有藕断丝连,但得病就得吃药,这个天理,在当时已经广泛知晓,《黄帝内经》成书于当时,给出了大量常见病的治疗药方,不管神奇与否,应该比西方中世纪的“放血疗法”有效。医生分为四种:营养医生,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兽医。外科有针灸、按摩、医疗体操、药浴熏蒸以及扁鹊最擅长的疝气、痔疮等外科手术,甚至扁鹊可以扒开肌骨,洗涤肠子,梳理五脏,揉治脑髓(这当然有所夸张)。内科方面,成书于当时的《黄帝内经》给出大量常见病治疗药方,并且确认和研究了消化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诗经》、《山海经》则记载了二百种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补药、避孕药、解毒药、杀虫药。还有《五十二病方》,有药物247种,处方280多个,多是汤药,也有拌酒服下的。相比之下,同一时期欧洲地中海畔的希腊人,则胡说什么人体是血液、粘液、黄胆、黑胆四种东西构成,形成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气质。

  (二)希腊的大结局

  我们很想知道,当春秋战国时期,西方是什么样子的呢?首先我们要说说西亚“美索不达尼亚”两河流域(也就是周杰伦给那谁的爱“写在西元前”的地方),这里有世界上最早熟的文明,即两河流域文明,但到了我们春秋战国时代之交,非常不幸地告诉你,延续了三千多年的它就完蛋了。

  当时亚洲中部伊朗高原上崛起了一个民族——波斯。在居鲁士、冈比西斯、大流士三代领导人带领下,波斯人南征北战,建立了崭新的波斯帝国。这个帝国凭借强大的武力一举终结了三大文明古国——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这些绵延了三五千年的古代文明,竟然随着波斯的入侵而完全熄灭了。唯独古代中国的文明,凭借西侧高原荒漠以及雪山绝域的保护,一如既往的流传不息。(不过,中国的文明之古,远不能与两河流域、埃及等地区比美。这在前书“蕨类”已说明过。)

  波斯灭掉三大古文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大陆的庞大帝国,西至埃及,东到印度,时间正是在公元前六世纪下叶,我国的春秋晚期。波斯帝国生产的地毯,通过当时的早期丝绸之路,送到了春秋时代的中国地区,波斯人同时也惊叹于中国所传来的丝绸。但波斯没有选择进攻中国,而是向西直接威胁欧洲,与希腊人展开了四十年的长期恶战,史称“希波战争”。

  最一开始,波斯王“大流士”倚仗新组建的海军和几十万陆军,从亚洲向欧洲地中海畔希腊城邦的希腊人发动恐吓,索取“土和水”。希腊人则把波斯使者投入井里,让他自己去拿。接着,希腊人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先以一万余人击败波斯十万大军(是为马拉松战役,报捷者从马拉松战场奔跑四十公里把喜讯传到雅典然后累死)。接着发生温泉关战役,希腊城邦中的斯巴达士兵以区区三百人扼制波斯二十万大军的进攻,三百骁勇善战的勇士坚守关隘三天三夜,直至全部阵亡,其惨烈和悲壮闻名中西。

  “希波战争”最终以波斯失利而告终,保卫了欧洲东部的希腊文明,扼止了波斯人的扩张,迅速崛起的波斯也走向下坡路。这一段慨而慷的历史,被一个叫作作“希罗多德”的希腊浪汉记录成册。这位希罗多德因为作风问题(写黄色小说)被祖国驱逐,在世界各地游浪,采集历史见闻,终于写成了伟大的History一书,成为西方的历史之父。

  接着,到了公元前五世纪我们的战国初期,战国鳄鱼们开始扑腾于中原大泥塘时,希腊半岛也搞起了内战,雅典和斯巴达两大阵营互相打起来,爆发了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最一开始,雅典执政官伯里克利向全世界鼓吹:“我们雅典人拥有优越的体制,她使得我们不必去羡慕别的国家。这不是一个模仿他国而制定的体制,而是一个异国都想效仿的体制;这不是一个由少数人统治别人的体制,而是大多数市民参与的体制,这个体制就叫民主制。

  “在这个体制下,全民拥有平等的权力,荣誉只与贡献大小有关,而与其出身、地位无涉。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他所应得的荣誉不会因为他的贫穷而被剥夺。”

  这确实比东方的大家族专制世袭体系来的伟大,但是这篇骄傲的演讲却被接踵而来的二十七年漫长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所诘难,璀璨繁荣的希腊城邦被根本没有民主却骁勇坚毅的斯巴达人所摧毁。以民主制为自豪的雅典投降。斯巴达人在希腊半岛南部,也是雅典邦国之一,野蛮好斗,有点类似我们的楚国。它把战火燃遍了希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整个希腊由盛转衰。等着被北部的马其顿王国所征服。

  马其顿王国是希腊的终结者,类似我们的秦国。马其顿也是希腊城邦国家之一,在希腊北部,但却被希腊人视为蛮族。这和秦国有着绝妙的相似,秦国也被中原不理不睬,视作戎狄荒蛮。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有办法,搞了一些类似商鞅的社会军事化、战时法西斯改革,走向帝国扩张之路。希腊地区最富盛名的学者、思想家、别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他吃饭是为了活着(意思是不在意享乐)的“亚里士多德”先生,也像同时期的商鞅那样,跑到马其顿来帮忙,当了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教授他《形而上学》和《植物学》,同时还建议他用一块布擦牙(因为当时没有牙刷)。

  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大搞军事化,对外扩张,在希腊半岛引起了一片惊慌。希腊城邦的“帮主”雅典组织了一个反马其顿同盟(类似公孙衍的五国合纵攻秦吧),但这个同盟毫无作用,雅典虽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却去不了马其顿陆军的一根毫毛。当马其顿大军节节南下时,希腊“反马其顿同盟军”根本受不了训练有素、行动如一人的“马其顿方阵”冲击。在凯洛尼亚城附近,雅典联军惨败,战死千余人,一半多人被俘。这一年是公元前338年,商鞅去世的那一年。在此战斗中,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年仅十八岁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出风头,击溃了希腊盟军中最精锐的底比斯神圣军团,正式敲响了希腊独立城邦的丧钟。

  次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亲自主持召开了“泛希腊会议”,相当于秦始皇登基,宣布了自己的希腊霸主地位,璀璨的希腊文明到此over。希腊的兴起和告吹,基本相当于我们的春秋战国时代,总的来讲比较短。(但希腊地区的米诺斯文明、迈希尼文明,则早在夏商时期就有了,而且早在夏朝就进入了青铜时代。)

  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不满足于统有地中海北岸的这些希腊城邦,还想雄心勃勃地向西攻打世界上最大的帝国——波斯帝国。波斯人在居鲁士、冈比西斯、大流士领导下,建立起地跨亚非两洲庞大的波斯帝国,吞灭了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至今已经有两百年历史。但是历史并没有给予腓力二世更多时间,他由于移情别恋而被失宠了的老“同志”( 同性恋情人)当胸刺死。于是,21岁的王储“亚历山大”登上王位,成为马其顿国王。

  21岁的亚历山大继承父亲余烈,从他父亲所征服的希腊半岛出发,率领“希腊-马其顿联军”三万人和骑兵五千,东渡博斯普鲁斯海峡,把矛尖投在亚洲。这里正是波斯的大本营。波斯从北非埃及、西亚、中亚一直到南亚印度,纵横一万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其广袤的国土和四千万人口,比当时的中国更盛大,财力资源丰富无比,这也是招致亚历山大兴兵远征的原因。亚历山大看中的就是它的财富。

  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集结整个帝国军力,动用一百万步兵,四万骑兵,二百辆安装了大镰刀的战车和十五头大象,展开伊苏斯会战(当然这个兵员数据被夸大了,实际不会超过二三十万)。

  波斯皇帝把突击使用的骑兵放在第一线,步兵放在第二线,皇族部队居中。另外他还有大象和五十辆战车放在左翼最突前,右翼则是一百辆战车。为了方便战车和骑兵冲击,大流士三世还铲平了战场地面,决心拼死一战。

  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希腊”联军不到五万人,只好疏开成120纵列。开战之前,亚历山大指挥方阵士兵吹着笛子前行,步伐矫健,然后又向左向右转,朝左右两翼交替回旋,在很短的时间里表演了各种队形变换,这就是他的闻名世界的“马其顿方阵”。当波斯人看得正晕菜的时候,亚历山大命令近卫重骑兵把一排排的长矛直竖,作出冲锋姿势,率领方阵士兵发动强力进攻。

  大流士三世以战车迎击亚历山大,被坚强的马其顿方阵用标枪、弓箭击退。大流士求胜心切,干脆发出居于中央的最精锐的羽林军骑兵,导致中央出现短暂空洞,无人护卫皇帝了。亚历山大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率少量骑兵直取波斯中军的皇帝位置,如同关羽单刀直取万马军中颜良的首级。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跟颜良一样蒙了,大惊,眼看敌人接近自己的鼻子,俩爪发麻,这个无能之辈居然转身逃跑,飞速脱离战场。其他二十四个军中部族看到皇帝逃跑,立刻大乱,骑兵、战车和大象践踏着步兵,争相逃命,死人不计其数。

  亚历山大以仅仅伤亡数百人的代价,歼灭波斯军二三十万,大获全胜。大流士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被俘。这场战役发生在西亚两河流域,亚历山大乘胜夺取两河流域的名城巴比伦。他对波斯财富垂涎三尺的艳羡如愿以偿,掳掠的金银战利品无数,光是用于驮运财宝回希腊的骡子就有两万头,骆驼五千只。

  皇帝大流士三世在被追击中遭到部将谋杀,波斯帝国土崩瓦解。波斯帝国是个昙花一现的、跨地域的、多民族捏合在一起的巨大怪物,根本就很难一心抗击外侮。波斯灭亡了,但是波斯这个词没有消亡,一直到了汉唐时代,中国人还管中亚、西亚的外国人叫做波斯人。亚历山大仅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前希腊人几百年不能实现的愿望,吞灭波斯帝国,第一个把长枪投到了亚洲土地上。

  接着,亚历山大继续东进,目标是波斯在南亚的殖民地——富庶的印度。亚历山大一路攻毁坚城,还动用了高达一百五十英尺的攻城塔,最终占领了印度河流域,企图进一步征服恒河流域。但是士兵们远途苦战已经九年,非常想家,被疟疾毒蛇更是弄得疲惫不堪,拒绝继续前进。亚历山大于是从印度撤兵。这一年,中国的张仪正张罗着让秦惠文君(太子驷)称王。如果亚历山大全面占领印度,继续前进,经缅甸云南,就可以进入四川。他可以沿长江东去,遭遇楚怀王,或是翻秦岭北上,与秦惠文王激战。呵呵,到时候就热闹了。

  马其顿重步兵方阵强悍有余,灵活不足,与速度和战力俱佳的战国车兵相驱逐,后者又配置了高密度的强弩,谁胜谁负,未可知也。但是亚历山大还有几千骑兵,这是当时中国所没有的独立兵种,恐怕中国要吃亏。不过,从兵员上讲,秦人的几十万大军,比亚历山大几万人,占据优势。

  亚历山大反身西去,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挥师南入非洲,征服埃及(这里也是波斯的殖民地)。埃及人因痛恨波斯人统治,痛痛快快地投降了亚历山大,宣布亚历山大为阿蒙神之子。至此,用短短十三年时间,亚历山大接管了波斯帝国地跨亚非欧三大陆的辽阔土地,加上他原有的欧洲地中海北岸的希腊,成为空前绝后的伟大帝国。

  亚历山大起家于马其顿王国,因为自认为是地中海畔希腊城邦的一员,所以亚历山大对希腊人和希腊文明采取弘扬政策。希腊文化随着亚历山大的马蹄践踏所及之处,传播开去,覆盖了印度、埃及、亚欧的本土文明。西方世界从此进入希腊化时代。这是亚历山大发动这次地球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唯一积极后果吧。亚历山大尊重希腊文化还表现在他在希腊期间,曾专程拜访了乞丐一样住在木桶里的“犬儒主义者”第欧根尼。

  亚历山大说:“第欧根尼,我可以满足你一个要求。”

  第欧根尼——这位西方的庄子回答说:“我的要求就是,请你站开一点,你挡住了我的阳光。”

  亚历山大没有被激怒,他意味深长地回答道:“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愿做第欧根尼。”

  最后,32岁壮年的亚历山大,在东西征战十一年以后,莫名其妙地死于从埃及返回欧洲的路上。大约他是喝了毒酒吧,不过谁也说不清,一次宴会后他就开始肚子疼,经过一番痛苦,旋及而亡。(再伟大的人,也会有软弱的肚子啊!)这时候中国正是公孙衍搞合纵,五国相王。

  亚历山大地跨“亚非欧”的庞大帝国在他死后立刻分崩离析,并不比从前庞大的波斯更长久。亚历山大的部将割据了希腊、印度、两河流域、埃及诸多地方,分别叫做安提柯王国,孔雀王朝,塞琉古王国,托勒密王国,各自有各自未来的命运。

  亚历山大死后,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由于受希腊人反感(因为他给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当老师),而靠山亚历山大又死了,就被迫去了马其顿,并次年死于那里。

  我曾见过亚历山大的一尊雕像。他正襟危坐在皇帝的宝座上,衣袂生动,神色超然,宽大的手臂扶在石柱上,背后是浮雕的窗棂和繁饰的柱石,另一只手,将一只石版,拄在膝盖上。亚历山大一生建立起七十多个殖民城市,他的名字甚至用来命名远在埃及的海港。他的后继者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建立起一座高四百英尺的灯塔,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一直耸立了1500年,为水手们指引暗夜中进港的路线,甚至中国的史书上都有记载。

  最后说说亚历山大战无不胜的马其顿方阵。它是在希腊方阵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马其顿方阵队形密集,有 16层长枪,枪尖向着前方,搭在前排人的肩膀上面,长枪如林,整个方阵像一只刺猬一样缓慢移动。枪长六、七米,是中国战国矛的两倍。这样不仅可以先发制人,并且前五排的枪尖都能伸到第一排的盾牌前面而一同参战。这样的长枪必须双手持用,故此,盾牌很小,是挂在脖子上的(滑稽啊,像挂在脖子上的骨灰盒)。枪的尾端也有锋刃,防你从后边上来。因为阵形密集,阵内没有活动的余地,你最好的姿势就是站直了,以免趴下被人踩死。

  秩序至关重要,士兵超越前排作战不但不被认为是勇敢,反倒是违规。阵里的人也不能乱跑,跑就首先死。事实上,那时的战死者多不是被砍死,而是被践踏致死。

  方阵的两翼有轻装步兵以及骑兵的掩护,三个军种完美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齐划一的整体。马其顿方阵就像一台不可抵抗的机器,凭借这个,马其顿人先后打败了希腊和波斯。

  但是这种马其顿方阵也有致命缺点,就是机动性能较差,无法与孙膑兵书中追求的灵活机动、变幻无穷的十阵媲美。士兵们在方阵里只能正步走,没个性,最终输给一个更灵活,更机动,装备更好的对手——古罗马军团。

  看来,孙子兵法阐述了“以正合,以奇变”,西方人只停留在“以正合”的阶段,没有东方的奇变色彩。与强调机动的中国古人相比,欧洲古人似乎更爱走极端,作秀的成分多于实事求是:喜欢弄出沉重的方阵,在盔甲装备的份量上傻卖力气。

  最终的结果是,他们后来被成吉思汗的奇谲机动,扰乱了阵形,杀得一败涂地。

  (三)我是怎么给企业讲课的

  秦国一共二十等级爵。这是商鞅搞出来的。我在给企业将薪资管理课的时候,总要讲到商鞅。

  我一般是这样讲的:

  ···商鞅也搞了类似我们企业的薪资结构,他分了二十等级爵,相当于我们的二十等级工资。每一级爵位,意味着一定的工资待遇。

  秦国爵位表

  军功爵位待遇(每年得粮食如下)斩1首

  斩2首

  斩3首

  斩4首

  斩首5级

  ····

  率50人得16首以上

  率100人得33首以上

  率500人得166首以上

  率1000人得333首以上1.公士

  2.上造

  3.簪袅

  4.不更

  5.大夫

  6.官大夫

  7.公大夫

  8.公乘

  9.五大夫

  10.左庶长

  11.右庶长

  12.左更

  13.中更

  14.右更

  15.少良造

  16.大良造

  17.驷车庶长

  18、大庶长

  19、关内候

  20、列侯(封君)50石

  100石

  150石

  200石

  300石

  400石

  500石

  600石

  700石~1000石

  2000石

  按照商鞅规定,士兵每杀敌一个人头,就赏赐他一个爵位——相当于升一级工资。这样对士兵有没有激励呢?有激励,但他的官位有变化吗,没有变法,他仍然是一个士兵。这样就既激励了人,又避免了官僚体系的膨胀。所以以后我们要学会用爵位激励人,而不是用官位激励人。

  官和爵其实是不一样的。官意味着权力,比如你是百夫长,这是官,意味着你有权力,你可以管着一百个人。而爵,爵不是官,爵意味着一种待遇标准,比如商鞅的二十等级爵,不同的爵就意味着享受不同的土地、小米待遇,对照企业来讲就是不同的工资等级。升官之后就会怎么样,就会加爵。不升官,干的好,也可以加爵,譬如杀得敌人一个人头,就加一爵。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升爵激励人,而不是靠升官激励人,商鞅就是这么作的,既节省了你的官僚体系,同时还激励了人。

  现代军队也是如此,也有官和爵。比如军长就是个官,少将就是他的爵。你作为军长,你打日本鬼子立功了,蒋介石该奖励你,但没有给你升官的机会,就给你加爵,马上加爵——马加爵!(笑!)——好,就把你从少将,升为什么呢?(升为少尉——学员回答!——笑!)——升为中将。再立功了,再升为上将——你的爵位在上升,但是的官没有变,你仍然是军长,你仍然管你原来的军,你的权力没有变。现在企业也应该学会用爵位激励人,而不是一味依赖提升官位来激烈人。这也就是所谓工资等级的爵位称谓。

  但是,注意了,在商鞅这个体系中,它有一个缺点:

  如果一个秦国士兵杀敌累积二十人,按照商鞅的赏爵政策,那他岂不就从最低一级爵位,向上升二十爵,也就是,升到最高一级爵位——(看爵位列表),那是什么爵位,最高一爵,是“关内侯了”?这还了得吗!

  长平之战,秦军在山西杀了四十五万人,每二十个人头封一个侯的话,那岂不是整个咸阳大街上到处都是“猴”了?(笑!)。泥脚大兵都当了侯了,跟相国挤站在一起,那相国能高兴吗?——这用我们薪资管理的话讲,就叫做违反了企业的“内部均衡性”。企业内部均衡性要求,相对重要的岗位,拿相对高的待遇(工资等级)。而你士兵,不应该跟相国,拿同一个级别工资(或者爵位——用商鞅的话来讲)。

  其实,商鞅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商鞅规定:士兵升到了第四爵“不更”以后,就不能再“更”了,不能再升爵了。也就是说,他的“工资”(爵位待遇)不能拿到和相国一个水平!这样,也就维护了“内部均衡性”,使得重要的岗位,仍然获得相对高的待遇。

  当然,商鞅不光薪酬做的好,他的考核做的也非常好。商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一届人力资源总监。比如他考核一个县长,有十三个数:所管辖地面的粮仓数目,人口数目,壮年男子、壮年女子数目,老年人、体弱者数目,官吏文人数目,有益于国家的农民的数目,靠吹嘘游说混饭吃的人数目,马、牛、牲口草料的数目,等等。

  普通民众,比如一个国营单位的饲养员,也有考核。如果他养的牛腰围减瘦了,每瘦一寸,笞打该饲养员十下——随着牛越来越瘦,人却被打得越来越胖。如果养牛的,十头母牛,第二年繁殖不出四头小牛,就要罚饲养业的款。如果牛死了,要立刻上报,县里派专业人员验尸,看是怎么死的,是月经不调还是食物中毒,根据相关死因,追究相应责任,让饲养员按照不同价格率赔偿。如果不抓紧上报,导致牛没等验尸就腐烂了,那就不管是有没有责任,都按鲜牛肉价格赔偿。

  仓库主任也要被考核,他的指标是:仓库门缝不可以大到伸进一个指头,叫“容指”,或者窗户缝大到“禾稼能出”,那就等着挨罚了。老鼠洞的数量不许超过两个,如果发现有两个以上的老鼠洞,他和上级官吏就要受训斥,三个以上老鼠洞,他就要罚交一个盾了。如果有一百个老鼠洞,那么除非他是大款,否则逃不掉修长城的命运的。

  所以商鞅的薪酬和考核,做的都非常好。

  秦国的强大和战胜,靠得就是法家这一套考核和赏罚(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所谓法家,并不是“普法宣传”什么的意思,不是的。法家就是法令,用考核这些法令,配以相应的薪酬奖励惩罚措施,来管理国家和民众。而东方六国为什么失败了?因为他们是儒家!儒家没有什么法令赏罚,它就是整天靠着做思想教育,你要“忠君啊”“忠君啊”“忠君啊”,别的什么都拿不出来,所以就完蛋了。

  但是啊,我们也必须理解。秦国的成功是因为法家,秦国的灭亡也是法家。因为,秦国的老百姓在法家体系管理下,养成了一个“做事立功受赏”的思路。你必须做事,才能立功,只有立了功,才能得赏。但是,等秦国统一六国之后,没有事可做了,那怎么办呢?——那就去修长城、打匈奴、打越南、修秦始皇陵,继续做事、立功,这样才继续有赏。于是这种东西走向极端,要打的仗,要做的事,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终于超过了帝国所能承受的极限,最后整个帝国一下子崩溃了,从帝国的各层统治者到民众,都苦累不堪言受不了了,最后秦朝迅速瓦解了。

  这就是法家的“做事立功受赏”,既成就了秦国,也毁灭了秦国。

  所以,也要有儒家的一些节制思想来调剂。或者说,也要有“科学发展观啊”,哈哈!

  ······

  我给别人讲课,大约就是这样的!

  (四)本书大事年表

  公元前

  475年 越围吴。

  474年 越派使者通鲁。

  473年 越破吴都,吴王夫差自杀。越灭吴。句践北上与诸侯会于徐州,致贡工周,周元王赐胙,命为伯。

  472年 晋智伯伐齐,败齐于犁丘

  471

  470

  469

  469 越迁都琅邪。鲁哀公欲借助越国力量,除去三桓,反被三桓逐走。

  467

  466

  465

  464 越王勾践卒,鹿郢继立。晋知瑶伐郑。

  451 秦左庶长在南郑筑城

  450

  449 越人来迎秦女

  448 越王不寿被杀,朱句继立。

  447 楚灭蔡。

  446 魏文侯初立。

  445 楚灭杞,向东扩展领土到泗水之上。

  444 秦伐义渠,执其君。

  443

  442

  441 南郑叛秦。

  440 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是为西周桓公。

  439

  438

  437

  436

  435

  434 晋君仅有绛、曲沃等地,反而要向韩、赵、魏之君朝见。

  433 曾侯乙卒,楚惠王制作礼器,送往西阳祭奠。

  432

  431 楚灭营。

  430 义渠伐秦,到渭水北岸。

  429 秦躁公卒,其弟从晋归来即位,是为怀公。

  428

  427

  426

  425 秦庶长晁等包围秦怀公自杀。

  424 赵迁都中牟。

  423 韩伐郑,杀死郑幽公。

  422 秦作上下寺,祭黄帝,炎帝。

  421

  420

  419 魏在少梁筑城,秦攻少梁。

  418 秦、魏战于少梁。

  417 秦在黄河边筑边工程。魏再度在少梁筑城,秦攻之。

  416 晋幽公被杀,魏用兵平乱。立幽公子止,是为烈公。

  415 秦修补庞城,筑籍姑城。韩迁都平阳。

  414 越灭滕(《史记?越世家?索稳》引《纪年》,在越朱句三十四年)。中山武公初立。

  413 齐伐魏,攻毁黄城,包围阳狐。越灭郯。秦与魏战,败于郑。楚伐魏,到上洛。

  412 魏国攻秦的繁庞城,攻克后,“出其民”。齐伐取鲁的安阳。

  411

  410

  409 魏伐秦,建筑临晋、元里两城。秦命令百姓(官吏)开始带剑。

  408 魏伐秦,完全攻占河西地,筑洛阴、颌阳两城。秦退守洛水,沿洛水筑防御工程。筑重泉城。秦“初租禾”。魏伐中山。韩伐郑,取雍丘。齐伐鲁,取郕。

  407 郑伐韩,攻韩兵于负黍。齐伐卫,取贯丘。

  406 魏灭中山。

  405 齐内乱,公孙会以廪丘叛入赵国,田布攻廪丘,三晋联合往救,大败齐军。越灭缯(即曾)。

  404 三晋伐齐,进入了齐的长城。魏文侯迫使齐侯会同三晋之君朝见周威烈王,要求周王命三晋之君为诸侯。

  403 周威烈王命韩、赵、魏列为诸侯。

  402 楚声王为“盗”所杀。

  401 秦伐魏至阳狐。

  400 韩、赵、魏、伐楚,到桑丘而回。郑围攻韩的阳翟。

  399 楚归还榆关给郑。

  398 郑国杀相国子阳,子阳之党起来反抗。楚国进围郑。

  397 聂政刺杀韩相侠累(即韩傀)。

  396 郑国子阳之党杀死郑需公。

  395 秦伐繇诸。(即绵诸)

  394 郑所占的负黍反叛,重归韩。齐伐鲁,取最,韩救鲁。

  393 楚伐韩,攻取负黍。魏伐郑,在酸枣筑城。魏败秦于汪(旧误作“注”)。

  392 齐迁康公于海上。

  391 魏、赵、韩伐楚,打败楚军于大梁、榆关。秦伐韩的宣阳,攻取了六个邑。

  390 秦和魏在武城交战。秦把陕攻建为县。齐伐取魏的襄陵。

  389 秦进攻魏的阴晋。田和和魏武侯在浊泽相会,请求立为诸侯。

  388

  387 秦伐蜀,取南郑。

  386 田地和开始列为诸侯,改称元年。赵迁都邯郸。

  385 秦庶长菌改迎立公子连(即秦献公),杀其君出子。“止从死”,即废止殉葬。韩伐郑,取阳城。又伐宋,攻入彭城,俘虏了宋君(即宋悼公)。

  384 齐攻魏于禀丘,赵救魏,大败齐人。

  383 秦迁都栎阳。赵筑刚平城,以侵卫国。卫求救于魏,魏败赵军于兔台。

  382 齐、魏助卫攻赵,卫取得赵的刚平,攻至中牟。

  381 赵求救于楚,楚救赵伐魏,战于州西,出于梁门,一直攻到大河(黄河)。赵反攻,攻取魏的棘蒲、黄城。赵西攻百越,据有洞庭、苍梧一带,在上年稍前。楚悼王王死,楚贵族攻吴起,吴起被车裂而死。

  380 齐伐燕,攻取桑丘;魏、赵、韩救燕。中山复国在这年前后。

  379 齐康公卒,齐吕氏绝祀。秦把蒲、蓝田、善、明氏改建为县。

  378 秦国“初行为市”。翟打败魏于浍。魏、赵、韩伐齐到灵丘。越迁都于吴。

  377 蜀伐楚,攻取兹方,楚扦关来抵御。赵伐中山,战于房子。

  376 赵又伐中山,战于中人。

  375 3秦“为户籍相伍”。魏伐取楚的榆关。韩灭郑,徙都新郑。

  374 韩山竖(韩严)杀死韩哀侯,韩若山继立,即韩懿侯。田午杀死其君田剡和孺子喜而自立,即田桓公。

  373 燕打败齐于林孤,魏伐齐到博陵。鲁伐齐入阳关。

  372 卫伐齐,攻取薛陵。赵伐卫,攻取了乡邑七十三个。魏于赵于蔺。

  371 魏伐楚,攻取鲁阳。

  370 赵进攻齐的甄。魏武侯卒,公仲缓与莹争。

  369 韩、赵助魏公仲缓莹争立,围魏莹一浊泽。其后韩因与赵不各而退兵,于是魏莹战胜赵师与公仲中山筑长城。

  368 赵伐齐,攻到长城。赵和韩联合攻周。齐伐魏,攻取观。

  367 西周威公死,公子根在东部争立,赵、韩用武力加以支持,从此西周分裂为西周、东周二小国。

  366 魏、韩两国国君在宅阳相会。魏在武都筑城,为秦所打败。秦又败魏于洛阴。

  365 魏伐取宋的仪台。赵攻取卫的甄。

  364 秦战胜魏于石门,斩首六万,赵救魏于石门。

  363 秦攻魏少梁,赵救魏。

  362 魏战胜赵、韩军于浍北,擒赵将东祚,取皮牢,又攻取列人、肥。赵成侯和韩昭侯在上党相会。秦伐魏少梁。

  361 魏在四月甲寅(即初三)徙都大梁。魏惠王和韩昭侯在巫沙相会。秦伐?,杀?灭。

  360 魏导河水入圃田泽,又开大沟引圃田泽的水。魏瑕阳人从岷山开导青衣水,使东与沫水相合。

  359 卫鞅进说秦孝公变法。

  358 魏将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秦败韩于西山。楚引河水灌韩长垣。

  357 韩魏交换土地,魏得首垣(即长垣)、郑鹿等邑。宋攻取韩的黄池,魏攻取韩的朱。魏围攻韩的宅阳,魏惠王和韩昭侯在巫沙结盟,解宅阳围。

  356 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韩昭侯朝见魏惠王。赵成侯和齐威王、宋桓侯在平陆相会,和燕文公在阿相会(“陈”一作“安”)。秦用卫鞅为左庶长,下变法令。

  355 邹忌以鼓琴时说齐威王改革。申不害相韩,用法家之“术”。昭奚恤为楚令尹而专断。韩从亥谷以南筑长城。魏惠王和秦孝公在杜平相会。宋司城子罕杀宋桓侯夺取政权,当在这年或稍后。

  354 赵伐卫,攻取漆、富后。魏救卫,进围赵都邯郸。秦攻取魏的少梁。

  353 齐救赵攻魏,打败魏军于桂棱;又联合宋、卫进围襄陵。魏攻入赵都邯郸。

  352 秦进围魏的安邑,安邑降秦。魏调用韩军打败齐、宋、卫联军于襄陵,齐请楚景舍向魏求和。

  351 秦在商筑塞,围攻魏的固阳,固阳降秦。魏时赵邯郸,魏赵在漳水上结盟。

  350 齐扩建提防为长城。秦从雍迁都咸阳,并普遍设县。秦开裂田的阡陌封疆。

  349 秦在县初设秩史。

  348 秦“初为赋”。魏惠王和赵肃侯在阴晋相会。

  347 赵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

  346

  345

  344 魏惠王称王,召集逢泽之会,并率诸侯朝见周天子。秦派公子少官率师参与逢泽之会。齐群带了卿大夫到秦聘问。

  343 赵攻魏的首垣。

  342 魏攻韩,战胜于梁、赫,救韩伐魏。

  341 齐将田忌大败魏军于马陵,魏将庞涓自杀,太子早被俘。

  340 齐、秦、赵三国攻魏。秦卫鞅用计擒魏公子仰,大破魏军。秦封卫鞅于於商。

  339 魏在大梁北郭开大沟,以通圃田的水。

  338 秦孝公去世,卫鞅被车而死。秦败魏于岸门,俘虏魏将魏错。

  337 楚、韩、赵、蜀四国之君入秦朝见。

  336 魏韩二国之君朝见齐威王于东阿。秦国“初行钱”。

  335 魏韩二国之君朝见齐威王于甄。秦攻取韩的宜阳。

  334 魏惠王采用惠施的策略,朝见齐威王于徐州,尊齐为王,齐亦承认魏称王。即所谓“会徐州相王”。

  333 赵进围魏的黄,没有攻克。赵在漳水、滏水建筑长城。楚围攻齐的徐州,大败齐将申缚。

  332 魏献阴晋给秦,秦更名宁秦。齐、魏联合伐赵,赵决河水灌齐、魏联军

  331 义渠人乱,作派庶长操前往平定。

  330 秦打败魏于雕阴,擒魏将龙贾。魏献河西地给秦。

  329 秦攻取魏河东的汾阴、皮氏及焦等地。魏攻取楚的陉山。

  328 秦开始设置相邦,张仪为秦相。魏全献上郡十五县(包括少梁)给秦。

  327 秦更名少梁为夏阳,归还给魏焦、曲沃等地。

  326 赵肃侯去世,秦、楚、燕、齐、魏都派锐师各万人来参与葬仪。秦初腊,会龙门。

  325 四月茂午秦惠文君自称为王。魏惠王会韩宣惠王于巫沙,尊韩宣惠王为王。齐战胜赵于平邑,俘虏赵将韩举。

  324 秦张仪伐取魏的陕,筑上郡塞。魏惠王和齐威王相会于东阿。

  323 楚柱国昭阳攻魏,攻破襄陵,得八邑。秦派张仪和齐、楚大臣在?桑会盟。公孙衍发起燕、赵、中山和魏、韩“五国相王”。

  322 魏采用张仪的策略,改用张仪为相,把惠施逐走。秦伐取魏的曲沃、平周。

  321 张仪兼相秦魏。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有“王四年相邦张义(仪)戟”。

  320 秦假道韩魏攻齐,齐威王使匡章为将庆战。秦伐义渠,攻取郁郅。

  319 秦攻取韩的鄢。齐、楚、燕、赵、韩等国支持公孙衍为魏相。惠施回魏。

  318 宋王偃自立为王。魏、赵、韩、楚、燕五国合纵攻秦,不胜而回。燕王哙把君位禅让给相国子之。

  317 秦败三晋联军于修鱼。齐联合宋攻魏,打败魏于观泽。

  316 秦派司马错伐蜀,蜀亡。秦攻取赵的中都、西阳。

  315 秦攻韩,战于浊泽(一作蜀潢)。燕发生内乱,将军市被、太子平进攻子之。

  314 秦大败韩于岸门。燕子之反攻,杀死将军市被、太子平。齐派匡章伐燕,五旬攻下燕国。赵召燕公子职于韩,派乐池送入燕,立为燕王,即燕昭王。秦攻义渠,得二十五城。

  313 秦派樗里疾攻赵、俘虏赵将赵庄,攻取蔺。

  312 楚景翠围攻韩雍氏,秦助韩反攻景翠。秦魏章战胜楚于丹阳,虏屈丐,取汉中地。齐、宋围魏煮枣。秦、魏、韩攻齐到濮水之上,俘虏声子(或作赘子)。秦胜楚于蓝田,韩、魏攻楚到邓。

  311 秦樗里疾助魏伐卫。秦伐楚职召陵。

  310 秦伐义渠、丹犁。

  309 秦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308 秦攻取韩的宜阳。

  307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赵攻中山到房子。秦开始设置将军,以魏冉为将军。

  306 赵攻中山到宁薛,攻略胡到榆中。楚灭越,设郡江东。

  305 赵攻中山,攻取丹邱、华阳、鸱之塞、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请和。

  304 秦、楚在黄棘会盟,秦归还楚上庸。

  303 秦攻取韩的武遂。秦攻取魏的蒲阪、晋阳、封陵。齐、魏、韩攻楚,楚派太子入秦,秦救楚。

  302 赵攻取河宗氏、休溷诸貉之地,设九原云中二郡。赵迁吏大夫妈于九原。魏襄王、韩太子婴入秦朝见。

  301 秦攻取韩的穰。齐派匡章,魏派公孙喜,韩派暴鸢,共攻楚方城,杀楚将唐昧,韩、魏取得宛、叶以北地。

  300 秦攻楚,拔新城杀楚将景缺。赵再攻中山。

  299 楚怀王受骗入秦,被秦王扣留。赵武灵王传君位给王子何(即赵惠文王),自号主父。孟尝君田文入秦为相。

  298 秦攻取楚析等十多城。赵派楼缓入秦为相,派仇郝入宋为相。孟尝君由秦回齐。齐、韩、魏联军攻秦到函谷关。

  297 赵武灵王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其兵。齐、韩、魏联军继续攻秦。

  296 楚怀王死。齐、韩、魏联军攻入秦的函谷关,秦求和,归还韩河外及武遂,归还魏河外及封陵。齐伐燕,“覆三军,获二将”。赵灭中山,迁中山王于肤施。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