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敦煌變文集新書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二、悉達太子修道因緣

 

  迦夷為國淨飯王,悉達太子厭無常,

  誓求●上菩提路,半夜踰城坐道場。

  太子十九遠離宮,夜半騰空越九重,

  莫怪不辭父王去,修行暫到雪山中。

  二月八日野(夜)踰城,行至雪山猶未明,

  父王憶念號●(號咷)哭,慈母搥兇(胸)發大聲。

  雪山修道定安禪,苦行真心難更難,

  日食一麻或一麥,●雀巢窠頂上安。

  太子行至檀德山,出家修道有何難。

  誓願發心離宮闕,降魔修道度人天。

  發遣車匿卻迴歸,●●白馬淚雙垂,

  車匿聞言聲哽咽,渾搥自撲告夫人。

  父王驚走出宮門,慈母號咷問出因。

  死恨去時不相報,肝腸寸斷更無蹤。

  父王為子納耶輸,容顏美貌世間無,

  綵女如仙都不故(顧),一心修道聽真如。

  既為新婦到王宮,將為君心有始終,

  准望百年同富貴,拋妾如今半路中。

  踰城修道也從君,無事將鞭指妾身,

  六年恃養宛家子,此事如何辯正真。

  父王聞說可笑怒,聖主聞聲大嗔,

  苦說万般交處置,中心更向阿誰陳。

  敕下令交造火坑,羅●子母被●行,

  合掌乾(虔)恭發願重,如來德為放光明。

  武士擁至火坑傍,含渧(啼)淚落數千行,

  母身一●遭火難,乞惜懷中一子傷。

  素手金爐焚保(寶)香,頭面殷懃禮十方,

  若是世尊親子息,火坑速為化清涼。

  清淨如來金色身,多劫曾經受苦辛,

  今日出離三界外,救度眾生無等輪。

  凡因講論法師,便似樂官一般,每事須有調置曲詞。適來先說者,是悉達太子押座文。且看法師解說義段,其魔耶夫人自到王宮,並無太子,因甚於何處求得太子,後又不戀世俗,堅修苦行。其耶輸綵女修甚種果,復與太子同為眷囑(屬),更又羅●之子,從何而託生,如何證得真悟,同登正覺。小師略與門徒弟子解說,總交省知暫捨火宅,莫暄(喧)莫鬧,●(聞)時應禍(福),能不能,願不願?觀世音菩薩,大慈悲菩薩。

  昔時本師釋迦牟尼求菩提緣,於過去無量世尊(時),百〔千〕萬劫,多生波羅奈國,廣發四弘誓願,為求無上菩提,不惜身命,常以己身及一切萬物,給施眾生。慈力王時,見五夜叉,啖人血肉,飢火所逼。其王哀●,與(以)身布施,濟餧五夜叉。歌利王時,割截身體,節節支解。尸毗王時,割顧(股)救其鳩鴿。月光王時,一一樹下,施頭千遍,求其智慧。報(寶)燈王時,剜身千龕,供養十方諸佛,身上燃燈千盞。薩埵王子時,捨身千遍。悉達太子之時,廣開大藏,布施一切飢餓貧乏之人,令得飽滿。兼所有國城妻子象馬七寶珠珍,施與一切眾生。或時為王,或時為太子。波羅奈國是五天之境,捨身捨命,給施眾生,不作為難。非但一生如是,百千億劫,精練身心。發其大願,種種苦心,令得心願滿足。故於無數劫中,積修萬行。只為功充果滿,上生兜率陀天宮之中。由前正願,而〔得〕成佛。以法化諸眾生。兜率陀天是補佛處。其波羅奈國者,是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心,百億日月之宰。一切人賢多生此中。過去迦葉佛與釋迦牟尼佛授記,其釋迦牟尼佛與彌勒佛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何故余(餘)天不補其佛,定在兜率陀天?已上之天則極泰,已下極●。其兜率陀天是平等之處。

  尒時淨梵大王,為宮中無太子,優(憂)悶不樂。或於一日之中作一夢,夢見雙陸頻輸。即問大臣是何意?大臣答曰:「既是陛下夢見雙陸頻輸者,為宮中無太子,所以頻輸。」大王又問大臣,如何求得太子?大臣奏大王曰:「城南有一天祀神,善能求恩乞福。何方便去往求太子,必合容許。」當時大王排批鸞駕,親自便往天祀神邊。甚生隊仗?白月纔沈形,似紅日初生,儀仗纔行,天下晏清,●滿(

  爛漫)錦衣花●●(璨璨),●邊神女貌螢螢。是時大王便到天祀神邊,索酒親自乾(虔)恭發願,云:

  撥掉(棹)乘船過大江,神前傾酒數千般,

  特來不為諸餘事,男女相兼乞一雙。

  夫人道:「大王何必多求,貪其男女,若是一雙,應難得他。」夫人索酒親自發願,甚道?禱祝若是得男,其神頭上傘蓋左轉〔一〕匝,若是得女,頭上傘蓋右轉一匝。遂祝願了,其傘蓋左轉一匝,便仍發願道云:

  撥掉(棹)乘船過大池,盡情歌歡樂神祇。

  所來不為別餘事,伏願大王乞一兒。

  當時大王與夫人卻迴鸞駕,入於宮中。偶因一日,便上高樓,謀悶之次,便乃睡著。作一●夢,忽然驚覺,遍體汗流。遂奏大王,具說其事:「賤妾於高樓之上,忽作一夢,從天降下日輪,其輪之中,乃有一孩兒,十相具足,甚是端嚴。兼乘六牙白象,從頂門而入,在於右脅下安之。其夢如何,不敢不奏。」大王遂詔大臣還乃說之,其大臣齊云:「助大王喜。」大王問諸大臣曰:「是何喜?」大臣奏對:「

  據夫人作此聖夢,合生貴子。」大王聞之,歡喜非常。

  不經旬日之間,便則夫人有孕。然始懷胎,卻乃愁憂。遂奏大王,如何計教,得免其憂。大王道:「夫人!來日後園之內,有一靈樹,號曰無優(憂)之樹。夫人往去觀看,得免其愁。」當時便遣棑枇於後園觀看。甚生隊仗?且看敷千重之錦繡,〔張〕萬道之華筵。夫人據行,頻(嬪)妃從後。

  聖主摩耶往後園,綵女頻(嬪)妃奏樂喧。

  魚透碧波堪賞翫,無優(憂)花色最光鮮。

  無憂花樹葉能青,夫人彼中緩步行。

  舉手纔攀榆枝葉,釋迦聖主袖中生。

  釋迦慈父降生來,還從右脅出身胎,

  九龍吐水早是●,千輪足下有蓮開。

  是時夫人誕生太子已了,無人扶接。〔其此太子〕,東西南北,各行七步,蓮花捧足。其太子便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云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大王聞之,非常驚訝,我是金輪王,王四天下;銀輪王王三天下,銅輪王王二天下,鐵輪王王一天下,粟散天子王一國。此子口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者,何以?須詔取相師合知子細,大王遂處分所司,榜示令詔相師。忽有一仙人向前揭榜,云稱:「我善能解相。」大王聞說,即詔相師。號名阿斯陀仙人,其仙人蒙詔,直至殿前。大王告其仙人曰:「朕生一子,與世間不同,有殊異相,不委是凡,不委是聖?請願仙者,與朕相之。」遂令宮人抱其太子,度與仙人,其仙人抱得太子,悲泣流淚。大王見仙人雨淚。便問仙者:「朕生貴子,歡喜非常,仙人悲泣,有何事也?」其仙人答曰:「

  大王乞不怪怒,緣此孩子先證無上菩提之時,我不遇逢,所以悲泣。」仙人遂相太子了,便奏大王。仙人吟詞道:

  阿斯陀仙啟大王,太子瑞應極禎祥。

  不是尋常等閑事,必作菩提大法王。

  是時相了,太子漸漸長大,習學人間伎藝,總乃得成。或於一日之中,太子愁憂不樂,專心學善,不戀人世。大王聞之,亦生憂悶。忽有大臣奏云:主憂即臣辱,不如臣則死。大王道:「大臣已下有何計教?」大臣奏曰:「但取一伴戀之人。」大王云:「何者為伴戀之人?」臣啟大王:「但取期(其)新婦,便是伴戀之人。」大王納於大臣之言,當時排枇,欲擬與取新婦。太子忽聞,遂奏大王:「若與兒取期(其)新婦,令巧匠造一金指鐶,手上帶之,說此只是父王夫人及太子三人同知,其餘諸眾並不知委。若與兒有緣者,知道手上有指鐶,道著便則充為夫婦。」大王聞太子奏對,遂遣於國門外高縛綵樓。詔其合國人民,但有在室女者,盡令於綵樓下集會,當令太子,自揀婚對。尋時縛了綵樓,集得千万●室女,太子即上綵樓上,便思(私)發願:若是前生合為眷屬者,知我手上有指鐶之人,即為夫婦。是時釋眾婆羅門,一名摩訶摩,其室女名是耶輸陀羅,便發願道:

  前生殿下結良緣,賤妾如今豈敢專。

  是日耶輸重重請,太子當時脫指鐶。

  其諸室女,盡皆分散還家。只有耶輸陀羅一身,太子相伴。「且問夫人三從之事。有則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及至夫亡,即須任從長子。但某乙有一交言語,今說與夫人,你從與不從?」耶輸答曰:「爭敢不從。」「若是夫人行道,太子坐禪,太子行道,夫人還須坐禪。」其夫人並取太子之言,到於王宮。

  後因一日之中,遂與父王同遊於王田,所以見時人耕種收刈,極甚勞力。復見壤里田烏鵲啄噉,深生慈●。在閻浮提樹下,寂然而坐,思念欲世諸界苦惱之次。大王遂問太子,有何不樂。其太子走至殿下,奏告大王曰:「為宮中謀悶,所以不樂。擬往觀看,不敢不奏。」大王既見太子發言,遂遣車匿令被●●白馬,與太子騎往觀看。太子到於東門,忽見一人忙走。殿下見之,非常驚訝,便遣車匿問之:「有何速事?」其人云:「緣我家中有一產婦,連稱痛苦,所以奔走。」太子聞之:「世人總還如此,為復只遮一人?」其人之(云):「世人並皆一般。」太子聞其此語,愁憂不樂。卻便歸宮。父王聞道太子還宮,遂遣宮人,觀其太子顏狀,必合歡喜。宮人奏大王曰:「

  太子還宮,更加愁悶。」大王聞說,亦與憂愁。更添音樂,百般悅樂太子。其太子聞樂,轉加不樂。大王遂處分車匿,來晨還被●●白馬,亦往觀看。太子遂出至南門,忽見一老人,髮白面皺,形容燋●(悴)。遂遣車匿,問其老人:「曲●(脊)柱杖,君是何人?」其人答曰:「我是老人。」太子問曰:「何名老人?」其老人云:

  眼闇都緣不弁人之形色,耳聾高語並不聞聲。

  欲行三里二里之時,須是四迴五〔迴〕歇。

  少年君子何笑之,

  此老我不將去,也還留與後人。

  太子遂問:「只你一●老,為復盡皆如此?」其老人答曰:「世上不計尊高,老到頭之時,亦該如是。」太子聞言,憂愁不樂,迴入宮中。大王聞道太子還宮,遂遣宮人,存問太子。其太子蒙問,展轉憂愁。大王亦更陪添音樂,歡喜太子,其太子終(中)心不樂。大王遂處分車匿,還被於●●,令向西門遊觀。其太子觀看之次,忽見一人就中劣瘦,兼有粥碗,在於頭邊。太子遂遣車匿問之,「此是何人?」此人答云:「我是病兒。」太子問曰:「何名病兒?」其人云:「地水火風,百氣不條(調),起臥力微,是名病兒。」太子又問:「則公一人,但是世人亦復如是?」其病人云:「價鐃(假饒)殿下應有尊高,神將有其(期)!」

  拔劍敵兵万眾,平得四海之人;

  一朝病臥在床枕上,轉動猶須要兩●人扶。念佛吟

  太子聞之,亦加不悅,便乃還宮。大王聞道太子還宮,遂喚太子問之:「吾從養汝,只是懷愁,昨日遊觀去來,見於何事?」太子奏大王曰:「西門觀看,不見別事,見一病兒,倍加劣瘦。遂遣車匿問之,『則君一●如此,諸人亦然?』其人云:『殿下位即尊高,病來相侵,亦皆如是。』所以憂愁。」大王遂遣車匿宮人引其太子更往觀看,行至北門,猶(遊)觀之次,忽見一人臥於荒野,●(●)脹壞爛,四伴有人,高聲哭泣。遂遣車匿問之:「此哭者是何人?」其人云:「我是喪主。」太子問喪主:「臥於荒野是甚人。」答云:「此是死人。」太子問道:「只此一人死?諸人亦然?」喪主答曰:「殿下!國王位即尊高,煞鬼臨頭無逃死處。」太子見說死相,更乃愁憂,便卻還宮。大王聞道太子還宮,遂親喚問。太子蒙詔,遂見父王。其大王道:

  人間恩愛, 莫過父子之情。

  若說世間因緣,莫若親生男女。

  假使百虫七鳥,●●猶自為子,

  此身墮落五道三塗,皆是為男為女,

  金銀珍寶無數,要者任意不難。

  若能取我眼精,心裏也應潘得。

  取我懷中憐愛之子,千生萬劫實難割捨。

  然須●多恩愛,作罪還須自當。

  父王作罪父王當,太子他家不受殃。

  阿孃作,阿孃受,女且不肯替阿孃。

  自身作罪自身悲,莫怨他家妻與兒。

  自作業時須自受,他家無因入阿鼻。

  父與母,及妻兒,欲擬相留且暫時。

  爭那此時緣業斷,死王瞋怒怪來遲。

  煞鬼不怕兄弟多,君王眷屬總樓羅。

  黑繩繫項牽將去,地獄還交渡奈河。

  遮莫樓羅上陵天,南莊北郡置田園。

  未似此身纔與謝,男女商量擬分錢。

  大兒要取道東畔,小者只言要西邊。

  惡業是門徒自告(造)著,別人不肯入黃泉。念佛

  太子見說如是罪事,更乃愁憂。遂遣車匿被●●白馬,往出城。觀看之次,在於路上,或見一人,削髮染衣,威儀祥序,直似象王。太子忽見,遂遣車匿向前問之:「君是何人?」云:「我是師僧。」「何名師僧?」云:「諸漏已盡,●復煩惱。衣生●(架)上,飯在盂中,此是師僧。」太子聞說,歡喜非常,速便下馬,頂禮三寶。便問三寶:「汝師是誰之弟子?」云道:「我〔師〕是三界大師四生慈父釋迦牟尼佛,是我之師。」太子聞說,便問三寶:「如何修行,得證此身?」「悍勞忍苦,六時修行,饒益種種,乃獲此身。」太子聞說,歡喜歸宮。父王聞道太子歸宮,遂遣宮人觀占太子喜與不喜?宮人奏大王:「今日太子非常喜悅。」太子與妻耶輸倍加精心。六時行道,無有乖闕。後至二月八日,夜半子時,有四天門王喚太子,太子休戀無明之睡,道出家時至。太子聞喚,便遣車匿被●●白馬,便擬往雪山。

  太子遂告四天門王,其諸處宮門,並皆鎖閉,所伴宮人,悉是不睡,如何去得!便被四天門王已(以)手指開宮門閞(關)鎖,應有守伴之人,便交睡著。太子道:「我一身覓期(其)解脫,向後綵女,苦難如何。」太子預見前事,遂喚夫人向前,「今有事付囑,別無留念,只有一辯(瓣)美香,夫人若有難之時,但燒此香,遙告靈山會上,啟願必當救護。切須依此言語。」付囑已訖,其太子便被四天門王齊捧馬足,踰城修道,迴手卻著玉鞭,遙指耶輸道:有佛來世出現之時,生八王子,見大聖出家,亦須隨梵行,引接太子。臨行,宮人睡著,綵女婚(昏)迷。太子思寸(忖)再三,恐慮宮人在後不知所去,遭受苦楚,遂於城上,留其馬蹤。太子與四天門王,便往雪山修行。

  到雪山已經時久,耶輸降下一子。父王聞之,拍手大怒道:我兒山間苦行,近及六年,因何有此孩子。其新婦答云:「此是馬鞭指腹化生之男。」其大王搥鐘擊鼓,召集群臣,其群臣纔到殿前,問諸大臣已下,詔卿等不為別事,只有耶輸,養其亂宮之子。往(望)大臣奏一苦楚來,要罪耶輸、羅●二人。大臣奏對:「苦楚之事,但於街兩邊立柱,將耶輸母子各縛在柱上,遣武士於母身上割一啖與子口中,於子身上割一啖與母口中,此是苦楚。」其王大怪:「此是甚苦?」大臣見大王別要苦楚,遂奏云:「將耶輸母子臥在床上,向下著火,應是博(縛)煞。」大王又轉大怒。據臣兩件苦楚,並不入意,如似交母子二人伏枕而死。大王自言:「苦楚莫越火坑是苦。」遂處分武士,令出王城七里,東西南北高下各堀七步。逡巡武士,便出王城。須臾奏對,火坑堀了。其大王差壯士,令擁耶輸羅●母子,出於宮門,推入火坑。其耶輸云道:「我既在王宮,即是新婦。」若道擁入火坑,便是罪人,兩步作一步急行。其耶輸告使者:「欲略歇坐片時,得否?」其使者答曰:「若放夫人命,即不得歇息片時。」即一任其耶輸到火邊。又囑使者:「請到王宮取一香爐,去得已(與)否?」使人答曰:「約去王城七里,恐怕上命怪之。」耶輸既是使人不肯取其香爐去,尋時卻發遣道:「將火只於手心中,若是亂宮之子,其無情之火燒手交爛,或是馬鞭指腹之子,其火變作清涼。」耶輸道(

  遂)於裙帶頭取得太子所留美香一瓣,只於手中焚燒,其香煙化為一蓋,直詣靈山。其世尊見於香蓋,便知耶輸母子被父王推入火坑,遭其此難。世尊遂向靈山遙望火坑,以手指其一指,火坑變作清涼池,兼有兩朵蓮花,母子各坐一朵,不若(苦)化生之子,莫論焚燒耶輸母子,直言耗(毫)毛一枝不動。其使者卻詣王宮,奏告大王,具此奏對,母子並焚燒不煞。其大王聞之,答云:「三思而後行,再思而可矣,元是新婦不虛。」大王遂處分令宮人五十,兼及細樂,卻迎新婦赴於王城。大王有敕:「遣新婦卻往後宮,不得與朕相見。仍賜雜綵十床棑斗錢十萬貫,充新婦及羅●孫押驚。」後因大王朝退,其羅●忽於殿前作劇之次,大王忽見,遂問美人:「此●孩子是那宮中孩子?」美人奏言:「此是遮月前,火坑燒不煞羅●之子。」大王見之,由(猶)有宜(疑)心。其世尊在靈山會上,觀見大王有其宜(疑)心,恐更遭苦難,遂修書一封,速差捷寂(疾)鬼使,乘一朵黑雲,直至王宮空中,墜在大王案上。尋已祥(詳)看書意,口口稱是馬鞭指腹化生之子。後又世尊更令上足弟子大目乾連,腳踏一朵紫色祥雲,直詣王宮,道:「世尊差來傳語大王,乞於殿前舖一道場,來日世尊親自降臨,說其宿世因緣。」尋至來,帝釋前引,彌勒諸天八部眷屬後隨,世尊座於五色蓮花,赴於道場。其大王將兒下蓮花跪拜。有大臣奏大王曰:「此者世尊雖即是兒子,若要他跪拜,恐墮落大王。」其大王取其大臣奏言。尋時,大王自便禮拜世尊,纔禮一拜依舊,禮兩拜亦依舊,比至禮三拜起來,早已化作一千軀佛眾,●●出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頂上元(圓)光,兇(胸)題万字,足躡千輪,身長丈六,紫磨金容。其大王見佛化為一千體相,宜(疑)悟問言大臣曰:「那●是前來者一軀佛,交朕如何認得。」其大臣奏言:「臣亦不識。若要知佛,莫越是親抱養姨母即合知之。」其姨母答曰:「大王!如人渴來何(河)頭飲水,飲水了便來,如何度量期(其)水深淺,亦言不識。」又云:「五百生前耶輸陀羅合知先來者佛。」其耶輸答曰:「如人山上借路而過,何知樹林鳥雀多少。」其臣又奏請:「羅●之子合知先來者佛。」遂詔羅●。其羅●奏云:「請金盤一面,寶珠一粿,令壯士驚行,直至佛前便禮。其羅●從頭第一禮至九百九十九尊,直至末下一尊面前,放下盤珠。拽其波羅之袖口云:「世尊六年在山山間苦行,不審萬福。」其世尊知被認著慈父,便與羅●說其宿世因緣。過去劫中,有王號波羅奈王,有於二太子。其王崩後,太子二人,大者不戀雲花(榮華),山間修道。小者太子承王寶位,主其天下。後還謀思師兄,遂遣一走馬使赴山間,詔其師到於閤門。先且閤門使奏對:「師兄見在閤門,未敢引對。」其王弟貪戀歌樂,不聽奏對。將師兄關門立其六日,慢易三寶,不敬師兄。其過去劫中波羅奈王,只今見在淨梵王是也。已前過去劫中,你王弟輕輸(轉輪)者,師兄只吾之身便是。你弟之身,為慢易佛法,不敬三寶,只你羅●便是。當日將兄立其六日,卻交託生耶輸腹中,六年不見光明。其世尊卻與羅●摩頂授記三歸依:第一歸依佛,第二歸依法,第三歸依僧。其羅●三歸依了,頭髮不剃隨自落,金蘭袈娑從體自生,同登佛會,身長一丈,號曰大阿羅漢。今勸坐下聽人,此者因緣,希逢難遇。

  更欲說,日將沈,奉勸門徒念佛人,

  合掌階前聽取謁(偈),總交親自見慈尊。

  第一●常

  一丈紅羅八尺強 上頭更繡二鴛鴦 天邊織女誇道巧 月裏恒娥見便藏 夜來只知●下坐 不覺●常闇取將

  第二壁畫和尚

  壁上無年歲 人間絕往來 面塵何日洗 經卷已時開 髮亂無刀剃 袈裟是筆裁 若也無定准 墻塌是輪迴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www.guoxue123.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